1.记录内容应包括:缝线/缝钉是完全拆除、部分拆除还是间断拆除;拆除缝线/缝钉后伤口的吻合状况;感染/炎症症状如发红、渗液和/或压痛;使用的敷料类型。若存在渗液,记录其特性如颜色、气味、量和黏稠度。
2.若伤口情况存在任何异常需告知医生,遵医嘱进行后续伤口处理。
3.延迟拆线指征
(1)严重贫血、消瘦、轻度恶病质者。
(2)严重失水或水、电解质紊乱尚未纠正者。
(3)老年患者及营养不良患者。
(4)咳嗽没有控制时,胸腹部伤口需适当延迟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