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注意事项
第十四章 其他专科护理技术操作
本章操作包括更换头部引流管、脑电治疗、保护性约束、中心静脉压监测。
第一节 更换头部引流管
头部引流管包括脑室引流管、皮下引流管、创腔引流管、硬膜下引流管、硬膜外引流管。
一、适用范围
神经外科安置头部引流管的患者。
二、目的
1.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2.防止逆行感染。
3.妥善固定,维持有效引流。
三、准备
1.用物准备:治疗巾、消毒剂、棉签、引流袋、标签、无菌纱布、手套、环钳等。
1.环境准备:明亮、干净、整洁、空间开阔。
2.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
3.患者准备:干净、整洁、舒适。
四、操作流程
更换头部引流管流程详见图2-14-1。
五、注意事项
1.保证引流管引流通畅,防止逆行感染,妥善固定。
2.保持引流管长度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管道受压、扭曲、堵塞和脱落。
3.护理质量管理重点
(1)引流管连接处皮肤要求清洁,伤口敷料无渗血、渗液,保持清洁、干燥。
(2)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需有记录。
(3)引流管需有管道名称标识,与引流管连接的引流袋(瓶)需有安置和更换的日期、时间标识,安置和更换引流管时有记录。
(4)观察及保护管道周围皮肤,如有渗液时可选择合适的敷料或使用氧化锌软膏保护。
(5)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发热、伤口部位疼痛、分泌物渗漏等,应及时报告医生。
4.引流袋(瓶)放置高度要求
根据引流量动态调节引流管高度,若引流过快过多,应适当抬高引流袋(瓶)减慢引流速度;若引流量过少,应适当放低引流袋(瓶),增加压力梯度以利引流。头部创腔引流、皮下引流、硬膜外引流:平于创腔。脑室引流:高于侧脑室10 ~15 cm。硬膜下引流:低于创腔30 cm。
5.引流袋(瓶)更换时间要求
引流袋(瓶)每日更换1 次,如遇管道堵塞或引流不畅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禁止冲洗管道。
6.有出现引流管、袋(瓶)脱落意外事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按照头部导管脱落紧急处理措施进行处理。
7.认真做好患者及家属的管道护理健康教育。
图2-14-1 更换头部引流管流程
图2-14-1 (续)
第二节 脑电治疗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是一种通过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irect digital synthesis,DDS)技术合成脑电仿真低频生物电流,通过粘贴于两耳侧乳突、太阳穴或风池穴部位表皮的电极,用仿生物电自颅外无创伤地穿透颅骨屏障刺激小脑顶核区(fastigial nucleus,FN)的电疗设备。
一、适用范围
1.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焦虑症。
2.失眠。
3.脑供血不足(颈椎病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等)、偏头痛。
4.中风:脑梗死各期、脑出血恢复期。
5.眼底动脉缺血、眼疲劳。
二、目的
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绪。
三、准备
1.用物准备: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车、乙醇棉签(生理盐水棉签)、电极片。
2.环境准备:干净、整洁、空间开阔。
3.护士准备:佩戴口罩,仪表端庄。
四、操作流程
脑电治疗流程详见图2-14-2。
图2-14-2 脑电治疗流程
第三节 保护性约束
保护性约束的概念:保护性约束是指在精神科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病情的特殊情况,对其紧急实施的一种强制性的最大限度限制其行为活动的医疗保护措施,它是精神科特殊患者护理方法之一。
一、适用范围
1.精神病患者,对自身、他人或周围环境存在危害性,或已发生危害。
2.严重躯体疾病伴意识障碍者。
二、目的
1.为了防止精神病患者的兴奋、冲动行为或严重消极等导致个人或他人的伤害。
2.为了保证不合作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操作能顺利进行。
3.防止意识障碍、谵妄、躁动患者坠床。
三、准备
1.用物准备:护理车、保护性约束知情同意书、约束工具、PDA。
2.环境准备:干净、整洁、安全、布局合理。
3.护士准备:仪表端庄,着装整齐,佩戴口罩,七步洗手法洗手。
4.患者准备:护士评估患者、家属情况,对随身物品做安全检查。
四、操作流程
约束患者的流程见图2-14-3。
解除约束的流程见图2-14-4。
图2-14-3 约束患者的流程
图2-14-4 解除约束的流程
五、注意事项
1.约束的实施应该在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下,确认约束对患者的生命收益更大才能进行。
2.约束患者的过程中注意每班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肢端血液循环、约束带的位置等。
第四节 中心静脉压监测
中心静脉压(CVP)是指胸腔内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处的压力,是反映循环血容量、右心室充盈压变化及右心功能改变的指标。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重症监护患者。
二、目的
1.了解有效血容量、心功能和周围循环阻力的情况。
2.鉴别不明原因的急性循环衰竭、患者少尿或无尿的原因。
3.观察血容量的动态变化,有无循环超负荷的危险,以指导临床补充血容量或液体。
4.大手术的患者监测CVP,以使血容量维持在最佳水平。
三、准备
1.用物准备:治疗巾、PDA、速干手消毒剂等。
2.环境准备:清洁、安静、舒适、安全。
3.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帽子。
4.患者准备:病情及配合度评估。
四、操作流程
CVP 监测流程详见图2-14-5。
图2-14-5 CVP 监测流程
五、注意事项
1.主动关心患者,取得患者合作。
2.避免在患者躁动不安时测量CVP。
3.有人工气道者先吸净气道痰液,以免测量过程中患者呛咳影响CVP 值的读取。
4.严格查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院内感染。
5.冲管生理盐水的有效期为24 小时。
6.测量端按要求为中心静脉置管的主管。
7.测量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保证患者的安全。
8.机械通气患者原则上应取脱机后稳定的CVP数值,但是在患者氧饱和度不稳定或呼吸机参数设置较高等情况下不予脱机测量。
9.传感器始终保持零点位置。
10.测量完毕及时恢复原有输液通道及微泵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