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注意事项
1.手术体位安置原则
(1)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弯曲及生理轴线,维持各肢体、关节的生理功能体位,防止过度牵拉、扭曲及血管和神经损伤。
(2)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循环稳定。
(3)注意分散压力,防止局部长时间受压,保护患者皮肤完整性。
(4)正确约束患者,松紧度适宜(以能容纳一指为宜),维持体位稳定,防止术中移位、坠床。
2.侧卧位安置注意事项
(1)注意对患者心肺功能的保护。
(2)注意保护骨突部:根据病情及手术时间建议使用抗压软垫及敷料,预防压力性损伤。
(3)标准侧卧位安置后,评估患者脊柱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脊椎生理弯曲是否变形,下侧肢体及腋窝处是否悬空,颅脑手术患者侧卧时肩部肌肉牵拉是否过紧。
(4)防止健侧眼睛、耳郭及男性患者外生殖器受压;避免固定挡板压迫腹股沟,导致下肢缺血或深静脉血栓形成。
(5)下肢固定带需避开膝外侧,距膝关节上方或下方5 cm,防止损伤腓总神经。
(6)术中调节手术床时需密切观察,防止体位移动,导致重要器官受压。
图2-11-7 侧卧位安置流程
(7)髋部手术侧卧位,评估患者胸部及下侧髋部固定的稳定性,避免手术中体位移动,影响术后两侧肢体长度对比。
(8)体位安置完毕及拆除挡板时妥善固定患者,防止坠床。
(9)安置肾脏、输尿管等腰部手术侧卧位时,手术部位对准手术床背板与腿板折叠处,腰下置腰垫,调节手术床呈“︿”形,使患者凹陷的腰区逐渐变平,腰部肌肉拉伸,肾区显露充分。双下肢屈曲约45°错开放置,下侧在前,上侧在后,两腿间垫软枕,约束带固定肢体。缝合切口前及时将腰桥复位。
(10)安置45°侧卧位时,患者仰卧,手术部位下沿手术床纵轴平行垫胸垫,使术侧胸部垫高约45°;健侧手臂外展置于托手板上,术侧手臂用棉垫保护后屈肘呈功能位固定于头架上;术侧下肢用大软枕支撑,健侧大腿上端用挡板固定。保护术侧上肢,避免肢体直接接触金属物品,导致电烧伤;手指外露以观察血运;保持前臂稍抬高,避免肘关节过度屈曲或上举,防止损伤桡神经、尺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