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角也可以光芒万丈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宝贵的一次,有谁不想成为人生舞台上那个被万众瞩目的角色呢?即便有的人不喜欢出风头,恐怕也不愿意给他人当配角。然而,现实却是“红花”很少,“绿叶”很多,能够成为主角的人似乎才被认为是成功者,大多数人只能做生活的配角。
我们不必去争辩主角和配角的定义,因为即使成为配角,也并非就黯淡无光,我们也一样能够在自己的位置上绽放光彩。如果一个女性足够聪明,她就不会为了争当主角而费心费力,而是拿着配角的剧本,用精彩的演绎让观众记住她。
绿叶的“绿”和红花的“红”,都是世界不可或缺的颜色。
在第十一届央视青歌赛上,董卿是众多主持人中的一个,和以往对比,这一次她算是配角,因为她的主要工作是照着屏幕念题。那么,习惯在各种大型晚会上当“红花”的董卿能否适应这种角色转变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董卿不仅接受了配角的身份,也把绿叶的盎然之姿演绎得光彩照人。
董卿知道,像青歌赛这种重量级比赛,选手很容易产生紧张的心理,赛场上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比赛结果。所以,董卿即便是做着“照本宣科”的工作,也尽量让自己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和赛场上的氛围相匹配,目的就是为了用沉稳的语调和温暖的眼神对各位选手进行鼓励和支持,从而减轻他们的参赛压力。哪怕是遇到一件很好笑的事情,她也会拼命忍住,就是为了不让自己的表现干扰选手的情绪。
然而,作为主持人之一的董卿,自己何尝不充满压力呢?她甚至在上台之前没心思吃饭。这种重视程度可能会让人觉得她才是台上的核心主持人,但董卿面对工作时就是这种认真的态度,哪怕是配角,也要有配角的担当和责任。
很多时候,我们成为配角并非能力不行,而是机缘巧合而已,是我们不得已而为之,所以没必要对“配角”这个词过于敏感。对于一些女性来说,她们可能习惯了从小到大被人宠着、惯着的感觉,忽然间聚光灯打在别人身上,让她们一时间难以适从,这种心态可以理解,但必须尽快转换。
成为配角没什么不好,你可以把它看成是通向主角道路上的必经之地。对于女性来说,想做成一件事会面临很大压力,其中有些环节是不能犯错的,而只有身为配角的时候,才有机会去学习主角是如何成功的。如果把当配角看成是一个耐心蛰伏的过程,你的心态就会平和许多。而且,当你对配角的理解足够深刻时,你的表现也会影响主角的发挥,你并不是被动地向前走,而是有选择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奥斯卡的最佳男女配角奖和最佳男女主角奖,其含金量都是一样的,获奖者中也诞生了很多黄金配角,比如摩根-弗里曼,他在很多影片中出演配角,却一样大放异彩。从这个角度看,即便凭你的实力可以成为主角,但在需要你去充当配角的时候,也不要产生抗拒心理,因为你的牺牲和付出是为了更大的舞台。
2017年9月3日,“董卿跪地采访”这条新闻火了。原来是在9月1日的《开学第一课》栏目中,董卿身穿白色修身鱼尾裙,在从事翻译工作70多年的翻译大师许渊冲的面前连续三次下跪。
这三次下跪并非炒作,许先生当时已经96岁高龄,董卿为了更好地和老人交流,和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始终保持平视和仰视的角度,于是果断地选择了跪地的动作。这个姿势被大家称为“跪出了最美的中华骄傲”,而当天的栏目主题就是“中华骄傲”。
董卿第一次下跪的时候,是向孩子们介绍许先生的英语水平,她用崇拜的目光向老人提问;而第二次是和老人谈论到工作时,许先生刚要仰头回答,董卿立即单膝跪下,和老人保持着平视的姿态;第三次则是谈到许先生每天都要解读一篇莎士比亚的作品时,董卿带着关切和心疼的语气问老人晚上几点睡觉。
三分钟下跪三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角度:有人认为这是董卿对年长者的尊重,也有人认为这是出于主持人的职业素养(照顾舞台人物的关系),不过从更深层的含义看来,是董卿认识到了自己在舞台上的位置 酉己角O
相比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靓丽的董卿似乎更能吸引观众的视线,董卿也完全可以把谈话的主动权放在自己这边,可这样一来就是混淆了主角和配角的地位。观众之所以选择收看这个节目,就是想了第五章I遇见全力以赴的自己I解一代翻译大家所经历的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历程,因此许先生才是主角,而董卿要做的就是全力配合,所以才有了那三次下跪。
有些女性不想成为配角,是觉得女性本来就在封建社会中受到压榨,现在好不容易站起来了,为什么要给别人当绿叶。其实,成为配角并不可悲,可悲的是连配角的工作都没有做好,就幻想着成为主角,这和女性意识的觉醒没有关系,而是一个最基本的自我认识的问题。董卿的三次下跪展现出了她对自身定位的清楚认识,也由此得到了观众的肯定,其光环并不比主角黯淡,甚至可以说和主角相互衬托,为大家奉献出了一场精彩的节目。如果她刻意去争夺镜头的焦点,那么整场节目可能都会走向失败。
工作中,总有些岗位上的人默默无闻,需要为别人开路,而从事这一类工作的女性有很多,但她们不会抱怨自己的绿叶身份,因为她们知道这是人生的必经阶段,不管她们日后是否有成为主角的可能,只要耕耘当下,不问收获,就能无愧于内心的付出,也会让她们的配角人生变得更有价值。正如法国大文豪雨果所说:“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一个女性能够将配角演绎成功,这本就是一种不平凡,因为再出色的主角也不能缺少配角的帮衬,这就是配角的价值。至于配角能否成为主角,全在个人的选择,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过程,因为这个世界很大,大到完全能够包容主角和配角共同存在。
如果说董卿在成名前甘做配角是为了日后成为主角,那么在她功成名就之后,主动甘当配角就体现出了一种豁达的态度。因为在她眼中,无论站在舞台的哪个位置上,都是为了让节目变得更好,而这正是自己进入主持界的初心。因此,董卿总是能够心怀自信地甘当配角,特别是和那些资历和声望比自己更老、更大的老前辈同台时,董卿总能掌握好其中的分寸。
在《声临其境》的一期节目中,董卿作为倪萍老师的助演,展现了主持人在配音功底上的强大水准,收获了观众们的认可。人们看到了站在另一个位置上的董卿,那个她依然光芒万丈。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谁会永远做主角,也不会有人一直都是配角,我们谈论主角和配角,无非是在谈论人生中的某些特殊阶段罢了。作为女性,不要被男权社会的传统思想所绑定,你完全可能成为主角,但我们不能丢失“配角心态”,要学会在适当的时机收回自己的锋芒。这并不是向强势低头,而是以平常心去找准自己的定位,因为只有位置找对了,我们发出的光和热才能有的放矢,人们才能看到我们的价值所在,而真正的高光时刻就在日后化身为主角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