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压力见证成长

2.让压力见证成长

诗人泰戈尔曾说:“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人需要成长,也需要压力,没有压力就无法让我们印证自己的真实能力,也只有在压力之下,我们才能更加坚定对既有目标的执着与坚守。在现代社会,女性由于走出家庭而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考验,这时能否保持足够的抗压能力就尤为重要。

当然,每个女性面对压力时的反应不同,有的人选择逃避,有的人选择直面。那些逃避压力的女性,并没有真正让压力远离自己,反而一直在默默承受着压力所带来的痛苦。而那些直面压力的人却可以通过对抗压力来释放焦虑,因为她们最终成为了战胜压力的王者。

有些女性对压力一词颇为敏感,其实压力本身是中性的,它可以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转化为正向或反向的力量:当我们想要获取更大的成功时,压力就成为助推我们前进的正向动力;当我们只想停留在舒适区时,压力就成为阻挠我们享受安逸的反向阻力。正如人们所说:一个人能承受多大的荣誉,就应该承受多大的压力。

关于压力,董卿的观点是:克服压力的办法是继续工作。对她来说,工作上的压力随处可见,但她不会被压力击垮,在她强大的心态面前,压力只能成为帮助她再进一步的朋友,而非让自己饱受折磨的敌人。

不管是主持青歌赛还是春晚,董卿所面临的压力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这些压力不仅是对她体能的考验,更是对心力的试炼。董卿曾说:“每天都有数万观众在观看,不能有丝毫马虎,特别是青歌赛,一直要连续40天。而到了第11、12场比赛的时候,体能已经达到了极限,这个时候也是最难熬的。”尽管如此,人们最终在台上看到的董卿仍然是充满活力与自信的金牌主持人。于是有人好奇董卿是如何克服压力的,对此,她很简洁地介绍道:“每天晚上回到家,就什么力气也没有了。除了工作,我不会再做其他任何事,因为需要聚集能量。”

董卿在主持青歌赛的时候,每天下午都会和选手提前交流,目的就是为了在直播时能够说出一些精彩的故事,增强节目效果和现场感染力,不过这项工作并不是每次都能顺利进行。有的选手不能说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故事,遇到这种情况,董卿也十分焦虑,生怕到了演出时不能给观众呈现出精彩的节目。然而这只是一时的烦恼罢了,因为她坚定地认为:“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更好的办法,除了想和做。准备得越充分,直播时心里才会越踏实。”

工作中有压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哪怕你从事的工作微不足道,也总有陷入困境的时刻。但工作能体现人生的价值,我们如果逃避工作中的压力,就是在抹去人生的价值,因为你将无法通过承受压力来获得成长。特别是对女性来说,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向社会和时代证明自己足够强大。

回想当初,董卿放弃上海的优越生活去北京发展时,她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董卿当时的感受就是:“你觉得你明明很努力,花了很多心血,却没有多少人看到、关注你的成果。”于是在那几年里,董卿有过多次垂头丧气的时刻,甚至有几个夜晚在面对厚厚的稿件时急得想撞墙。然而这不过是一种负面情绪的释放,董卿最终还是克服了重重压力,在艰难的推进中成长,所以她才深有感触地表示:“我很感谢那些压力、迷茫和无措,让我变成了现在的’董卿,,一个想要知道稿子的每一个字背后故事的主持人。”

只有将压力当成动力,把压力视为成长的催化剂,我们才有行动的方向和力量。这样,当压力不断增大时,我们的成长速度也就更快,这才是积极乐观的工作和生活态度。那些能够享受压力的优秀女性,身上总能散发出一种闲庭信步的独特气质,那不是有意的炫耀,而是冲破风浪后的自信。

在回忆和央视西部频道一起成长的那段岁月时,董卿深情地说:“我大学毕业后,刚进电视台的时候,从零开始,没什么负担。之后被认可,感觉很快乐。而’重新被认可’是重新变得没有人认识你,重新变得一个地方有你和没有你都不是很重要,这种落差是很难承受的。我觉得有些苦难是肉体的、物质的,有些苦难是精神的,往往精神的苦难对人的折磨是巨大的,是让人更难承受的。”

对于有志于成为王牌主持人的人来说,央视是他们的终极梦想。一旦登上这个舞台,将会受到全国观众的关注,这本身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认可。然而,我们不能只享受闪光灯下的辉煌,还要承受幕后的沉重压力。董卿做到了这一点,她才有了被全国观众记住并喜爱的资本。

如果不以央视为目标,董卿的成长空间将会十分有限,因为她缺少来自外部的压力去逼迫自己。因为,她在毅然决然地去北京闯荡时,早已在心中接受了那未知的压力。对此,董卿清醒地回顾道:“虽然是重新归零,但我没有在原地踏步,而是比原来又上了一个台阶。就像爬山爬到一定高度,要卸下以往及此时的负担,轻装上阵才能到达顶峰。我后来也在想,当时自己为什么能够放弃,去承受未知的东西,都是因为追寻的那个梦太诱人了,我愿意为了那个梦想的实现去忍受所有的寂寞。”

能够承受旁人想象不到的压力,在千沟万壑中穿行并最终成长,这才是人生最值得记住的经历。

有一次,董卿因为《我要上春晚》的一期节目录制得不理想而自我检讨了很久,这倒不是因为节目出现了严重的失误,而是董卿认为“等到别人都觉得你有问题的时候,就来不及了”。就是这种主动寻找压力的态度,才让董卿一直十分认真和苛刻,她不想辜负观众的期待,更不想在央视这样的超级舞台上褪去光环。

世界上真正能让人满足的不是收获名利,而是收获成长。成长意味着要发生变化,而变化代表着一种不确定性,这样的人生才是值得期盼的,否则人生就会变得空洞和乏味。正如董卿所说:“谁也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怎么样,而生活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知,我们只能为了未来去努力

已知和安逸的生活的确会带给人安全感,但不会真正带给人满足感。如果我们主动避开压力,就是在拒绝生命赐给我们的宝贵体验。或许对渴望稳定生活的女性来说,安全感胜于一切,但是当我们放弃了在压力中成长的权利时,我们也将错过那些美丽奇幻的风景。当我们拒绝了长途跋涉,也就拒绝了拥有精彩人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