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4.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天地原本不全,而人亦无完人。每一位女性,都难免存在一些缺陷,或许是不尽人意的容貌,或许是留有遗憾的童年,你可能会因此而羡慕他人的娇美容颜,也可能为此慨叹自己命运多舛,特别是当你看到那些在闪光灯下的风云人物时,甚至会感到那么几分自卑:别人是如此的完美,似乎没有一丁点缺陷……然而,你所看到的真的就是事实吗?

世界上并无完人,你只是比别人更了解你自己罢了,所以才对自己的缺陷更加敏感。其实,你眼中完美的人,可能也会在无人的角落里,对自己的缺憾唉声叹气。既然每个人都有无法规避的缺陷,那我们不如敞开胸襟,接受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曾几何时,董卿是一个坚定的完美主义者,她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极度的身心疲惫和枯燥的生活状态。在很多个他人进入梦乡的夜晚,董卿却整夜无眠,因为她一直在反省、审视和调整自己:今天这么做是不是不合适?那句话说出以后是不是不够礼貌?……对于董卿来说,她总是无法原谅自己的错误。

所幸的是,董卿的完美主义倾向并没有一直占据她的内心,经历过人生的积淀之后,她开始渐渐懂得了一个道理:优秀的人并不是没有缺点,而是能够接纳并正视缺点。董卿曾说:“我觉得如果哪儿做不好,就得自己坐着反省半天,就差没给自己写检査了。可是现在却好多了,现在可能要学会包容,知道完美是可以追求的,不完美也是要包容的,这个是现在我慢慢在学的。”

在董卿的观念中,追求完美是一回事,逼迫自己必须完美是另一回事。前者让她不断挑战自我,努力成为一个接近完美的人,她是辛苦而快乐的;而后者会让她长期陷入焦虑之中,无论做得多好,也永远体会不到其中的快乐。

对于心思细腻的女性来说,追求完美似乎是一种性别本能的驱使,因为男性的粗枝大叶让他们往往不那么在意细节,所以女性在完美主义的道路上会走得更远,也容易变得更加痛苦。加上传统观念和社会偏见的影响,女性会更加在意自己是否完美,因为她们往往要扮演多个角色:贤惠的妻子、温柔的母亲、乖顺的儿媳……这些名号在不断压榨她们,让她们非常在意世俗的评价,从而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自然就会发现更多的“缺点”。

作为女人必须明白,要求别人做到完美是不公平的,同样,要求自己做到完美也是不客观的,这甚至可以看成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在《季羡林谈人生》一书中,有一篇文章叫“不完满才是人生”。季老认为,每个人都在努力追求完满的人生,然而从古至今没有谁的人生是完满的,不完满就是常态。既然事实如此,何苦要逼迫和为难自己呢?正如董卿所说:“每一个人本身就有不同于别人的地方,不需要刻意区别。只要把你身上最具特点的东西展示出来,就是你的个人风格。我的个性可能就在于把知性和感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在董卿坦然地面对完美这个话题以后,她变得更加自信洒脱,不会像过去那样偏执地死盯着自己的缺陷不放,而是把它们看成是自己的特点。比如,在主持风格上,一些金牌主持人擅长活泼搞笑,在很多综艺节目中深受观众喜爱,而董卿的主持风格偏向沉稳与庄重,但这并不是缺陷,反而让董卿在主持文化感较强的节目时大放异彩,同样在驾驭央视春晚这样的大型节目时也能得心应手。

曾经有一段时间,观众们喜欢将风格近似的周涛和董卿放在一起作比较,对此,董卿的回应是:“可能是因为大家主持的节目形态有些相似而已,其实我们两个差别很大,性格、成长背景都不同。如果大家在生活中看到我们,绝对不会有相同的感觉。”这番话并不是避免争端,而是点出了事实,那就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人,而只要有那么一点不同,就会诞生两个风格迥异的人。

每个女性都是不同的,她们都有无可替代的优势,也有难以抹掉的缺点,贸然地将两个女性放在一起比较,其实是对她们的不尊重。正因为她们在性格、经历、思想等方面的差异,才让我们见识到一个个鲜活有趣的生命,一味地去消除所谓的缺点,其实就是在抹杀一个人的个性。

有些女性其实拥有很多优点,但因为不够自信,总是会忽视自己的优点而更关注缺点,于是就陷入到长期的自卑和焦虑之中,最终迷失了自己,而盲目崇拜他人。其实,每个女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这需要你认真地发现并引以为傲,而不必处处用自己的缺陷去和别人的优势相比较,就像董卿所说:“观众们正是因为你的与众不同而记住了你,要保持你的个人魅力。”

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说过:“一个女人的独特魅力,并不是保持不好的习惯和行为,甚至让自己故意去学一些’美好’的东西,个性是真正能够散发出光芒的气质。”

女人可以不去追随典范的生活,也可以不奢求自己成为样板,既然足够快乐就好,何必要和自己的缺点做殊死的搏斗呢?只要你向往美好,只要你不甘于堕落,就完全可以自由地去做一个宁静淡然的女人,也可以做一个大气爽朗的女人,还可以做一个孤芳自赏的女人。只要你能发现自己的美丽,只要你能认可现有的生活,你就是一个值得人们尊重和怜爱的优秀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