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任务实施

三、任务实施

1)分析图纸

根据结施-10来定义和绘制板及板的钢筋。

进行板的图纸分析时,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①本页图纸说明、厚度说明、配筋说明。

②板的标高。

③板的分类,相同的板的位置。

④板的特殊形状。

⑤受力筋、板负筋的类型,跨板受力筋的位置和钢筋布置。

分析结施-09~12,可从中得到板的相关信息,包括地下室至4层的楼板,主要信息见表3.17。

表3.17 板表

根据结施-10,详细查看首层板及板配筋信息。

在软件中,完整的板构件由现浇板、板筋(包含受力筋及负筋)组成,因此,板构件的钢筋计算包括以下两个部分:板定义中的钢筋和绘制钢筋的布置(包括受力筋和负筋)。

2)现浇板清单、定额计算规则学习

(1)清单计算规则学习

板清单计算规则见表3.18。

表3.18 板清单计算规则

(2)定额计算规则学习

板定额计算规则见表3.19。

表3.19 板定额计算规则

3)板的属性定义和做法套用

(1)板的属性定义

在导航树中选择“板”→“现浇板”,在“构件列表”中选择“新建”→“新建现浇板”。下面以Ⓒ~Ⓓ轴、②~③轴所围的LB-160为例,新建现浇板LB-160,根据LB-160图纸中的尺寸标注,在“属性列表”中输入相应的属性值,如图3.80所示。

图3.80

【说明】

①名称:根据图纸输入构件的名称,该名称在当前楼层的当前构件类型下唯一。

②厚度(mm):现浇板的厚度。

③类别:选项为有梁板、无梁板、平板、拱板等。

④是否是楼板:主要与计算超高模板、超高体积起点判断有关,若是,则表示构件可以向下找到该构件作为超高计算的判断依据;若否,则超高计算的判断与该板无关。

⑤板质:不同地区计算规则对应的材质有所不同。

其中钢筋业务属性,如图3.81所示。

图3.81

【说明】

①保护层厚度:软件自动读取楼层设置中的保护层厚度,如果当前构件需要特殊处理,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输入。

②马凳筋参数图:可编辑马凳筋类型,参见“帮助文档”中《GTJ2018钢筋输入格式详解》“五、板”的“01现浇板”。

③马凳筋信息:参见《GTJ2018钢筋输入格式详解》中“五、板”的“01现浇板”。

④线形马凳筋方向:对Ⅱ型、Ⅲ型马凳筋起作用,设置马凳筋的布置方向。

⑤拉筋:板厚方向布置拉筋时,输入拉筋信息,输入格式:级别+直径+间距×间距或者数量+级别+直径。

⑥马凳筋数量计算方式:设置马凳筋根数的计算方式,默认取“计算设置”中设置的计算方式。

⑦拉筋数量计算方式:设置拉筋根数的计算方式,默认取“计算设置”中设置的计算方式。

其中土建业务属性如图3.82所示。

图3.82

【说明】

①计算设置:用户可自行设置构件土建计算信息,软件将按设置的计算方法计算。

②计算规则:软件内置全国各地清单及定额计算规则,同时用户可自行设置构件土建计算规则,软件将按设置的计算规则计算。

(2)板的做法套用

板构件定义好后,需要进行做法套用操作。打开“定义”界面,选择“构件做法”,单击“添加清单”,添加混凝土有梁板清单项010505001和有梁板模板清单项011702014。在有梁板混凝土下添加定额A5-108,在有梁板模板下添加定额A13-36、A13-41。单击“项目特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将项目特征补充完整。

LB-160的做法套用如图3.83所示。

图3.83

4)板画法讲解

(1)点画绘制板

仍以LB-160为例,定义好楼板属性后,单击“点”命令,在LB-160区域单击鼠标左键,即可布置LB-160,如图3.84所示。

图3.84

(2)直线绘制板

仍以LB-160为例,定义好160mm厚楼板LB-160后,单击“直线”命令,用鼠标左键单击LB-160边界区域的交点,围成一个封闭区域,即可布置LB-160,如图3.85所示。

图3.85

(3)矩形绘制板

图中没有围成封闭区域的位置,可采用“矩形”画法来绘制板。单击“矩形”命令,选择板图元的一个顶点,再选择对角的顶点,即可绘制一块矩形板。

(4)自动生成板

当板下的梁、墙绘制完毕,且图中板类别较少时,可使用自动生成板,软件会自动根据图中梁和墙围成的封闭区域来生成整层的板。自动生成完毕之后,需要检查图纸,将与图纸中板信息不符合的部分,在软件中相应的位置删除图纸中无板的地方。

5)板受力筋的属性定义和绘制

(1)板受力筋的属性定义

在导航树中选择“板”→“板受力筋”,在“构件列表”中选择“新建”→“新建板受力筋”,以Ⓒ~Ⓓ轴、②~③轴上的板受力筋SLJ-10@150为例,新建板受力筋SLJ-10@150,根据SLJ-10@150在图纸中的布置信息,在属性编辑框中输入相应的属性值,如图3.86所示。

图3.86

【说明】

①名称:结施图中没有定义受力筋的名称,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输入较容易辨认的名称,这里按钢筋信息输入“SLJ-10@150”。

②类别:在软件中可以选择底筋、面筋、中间层筋和温度筋,根据图纸信息进行正确选择,在此为底筋,也可以不选择,在后面绘制受力筋时可重新设置钢筋类别。

③钢筋信息:按照图中钢筋信息输入“10@150”。

④左弯折和右弯折:按照实际情况输入受力筋的端部弯折长度。软件默认为“0”,表示按照计算设置中默认的“板厚-2倍保护层厚度”来计算弯折长度。此处关系钢筋计算结果,如果图纸中没有页数说明,不需要修改。

⑤钢筋锚固和搭接:取楼层设置中设定的取值,可根据实际图纸情况进行修改。

(2)板受力筋的绘制

在导航树中选择“板受力筋”,单击“建模”,在“板受力筋二次编辑”中单击“布置受力筋”,如图3.87所示。

图3.87

布置板的受力筋,按照布置范围有“单板”“多板”“自定义”和“按受力筋范围”布置;按照钢筋方向有“XY方向”“水平”和“垂直”布置;还有“两点”“平行

边”“弧线边布置放射筋”以及“圆心布置放射筋”,如图3.88所示。

图3.88

以Ⓒ~Ⓓ轴与②~③轴的LB-160受力筋布置为例。

①选择布置范围为“单板”,布置方向为“双向布置”,选择板LB-160,弹出如图3.89所示的对话框。

图3.89

【说明】

①双向布置:适用于某种钢筋类别在两个方向上布置的信息相同的情况。

②双网双向布置:适用于底筋与面筋在X和Y两个方向上钢筋信息全部相同的情况。

③XY向布置:适用于底筋的X与Y方向信息不同,面筋的X与Y方向信息不同的情况。

④选择参照轴网:可以选择以那个轴网的水平和竖直方向为基准进行布置,不勾选时,以绘图区域水平方向为X方向、竖直方向为Y方向。

②由于LB-160的板受力筋只有底筋,而且在两个方向上的布置信息是相同的,因此选择“双向布置”,在“钢筋信息”中选择相应的受力筋名称SLJ-10@150,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布置单板的受力筋,如图3.90所示。

再以Ⓒ~Ⓓ轴与⑤~⑥轴的LB-160的受力筋布置为例,该位置的LB-160只有底筋,板受力筋X、Y方向的底筋布置类型不相同,则可采用“XY向布置”,如图3.91所示。

图3.90

图3.91

Ⓒ~Ⓓ轴与⑤~⑥轴的LB-160板受力筋布置图(详见结施-10),如图3.92所示;受力筋布置完成后如图3.93所示。

图3.92

图3.93

(3)应用同名称板

LB-160的钢筋信息,除了Ⓒ~Ⓓ轴与⑤~⑥轴的LB-160上的板受力筋配筋不同外,其余的都是相同的,下面使用“应用同名称板”来布置其他同名称板的钢筋。

①选择“建模”→“板受力筋二次编辑”→“应用同名板”命令,如图3.94所示。

图3.94

②选择已经布置上钢筋Ⓒ~Ⓓ轴与②~③轴的LB-160图元,单击鼠标右键确定,则其他同名称的板都布置上了相同的钢筋信息。同时Ⓒ~Ⓓ轴与⑤~⑥轴的LB-160也会布置同样的板受力筋,将其对应图纸进行正确修改即可。

对于其他板的钢筋,可采用相应的布置方式进行布置。

6)跨板受力筋的定义与绘制

下面以结施-10中的Ⓑ~Ⓒ轴、②~③轴的楼板的跨板受力筋12@200为例,介绍跨板受力筋的定义和绘制。

(1)跨板受力筋的属性定义

在导航树中选择“板受力筋”,在受力筋的“构件列表”中,单击“新建”→“新建跨板受力筋”,弹出如图3.95所示的新建跨板受力筋界面。

左标注和右标注:左右两边伸出支座的长度,根据图纸中的标注进行输入。

马凳筋排数:根据实际情况输入。

标注长度位置:可选择支座中心线、支座内边线和支座外边线,如图3.96所示。根据图纸中标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此工程选择“支座外边线”。

图3.95

图3.96

分布钢筋:结施-01(2)中说明,板厚小于110 mm时,分布钢筋直径、间距为6@200,板厚120~160 mm时,分布钢筋的直径、间距为8@200。因此,此处输入8@200。

也可在计算设置中对相应的项进行输入,这样就不用针对每一个钢筋构件进行输入了。具体参考“2.2计算设置”中钢筋设置的部分内容。

(2)跨板受力筋的绘制

对于该位置的跨板受力筋,可采用“单板”和“垂直”布置的方式来绘制。

选择“单板”,再选择“垂直”,单击Ⓑ~Ⓒ轴、②~③轴的楼板,即可布置垂直方向的跨板受力筋。其他位置的跨板受力筋采用同样的布置方式。

跨板受力筋绘制完成后,需选中绘制好的跨板受力筋,查看其布置范围,如果布置范围与图纸不符,则需要移动其编辑点至正确的位置,如图3.97所示。

图3.97

图3.98

7)负筋的属性定义与绘制

下面以结施-10上的⑧号负筋为例,介绍负筋的属性定义和绘制,如图3.98所示。

(1)负筋的属性定义

进入“板”→“板负筋”,在“构建列表”中单击“新建”→“新建板负筋”。在“属性列表”中定义板负筋的属性,⑧号负筋的属性定义,如图3.99所示。

图3.99

左标注和右标注:⑧号负筋只有一侧标注,左标注输入“1500”,右标注输入“0”。

单边标注位置:根据图中实际情况,选择“支座内边线”。

LB-160在②轴上的⑩号负筋12@200的定义,如图3.100所示。

图3.100

对于左右均有标注的负筋,有“非单边标注含支座宽”的属性,指左右标注的尺寸是否含支座宽度,这里根据实际图纸情况选择“否”,其他内容与⑧号负筋输入方式一致。按照同样的方式定义其他的负筋。

(2)负筋的绘制

负筋定义完毕后,回到绘图区域,对于②~③轴、Ⓒ~Ⓓ轴之间的LB-160进行负筋的布置。

①对于上侧⑧号负筋,单击“板负筋二次编辑”面板上的“布置负筋”,选项栏则会出现布置方式,有按梁布置、按圈梁布置、按连梁布置、按墙布置、按板边布置及画线布置,如图3.101所示。

图3.101

先选择“按墙布置”,再选择墙,按提示栏的提示单击墙,鼠标移动到墙图元上,则墙图元显示一道蓝线,并且显示出负筋的预览图,下侧确定方向,即可布置成功。

②对于②轴上的⑩号负筋,选择“按梁布置”,再选择梁段,鼠标移动到梁图元上,则梁图元显示一道蓝线,并且显示出负筋的预览图,确定方向,即可布置成功。

本工程中的负筋除⑥和⑦号负筋大部分都可按墙或者按梁布置,也可选择画线布置。⑥和⑦号负筋用画线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