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苦少年

穷苦少年

1813年在世界音乐史上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德国诞生了瓦格纳,而意大利则诞生了威尔第。他们俩人不但成长为当时最杰出的音乐家,而且成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歌剧巨匠。然而俩人的出生却有着天壤之别。瓦格纳长于温柔富贵乡,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而威尔第则从一出生就注定要走一条艰难的人生之路。

意大利北部帕玛省布塞托市附近有个农村,叫龙科莱,这是个毫不起眼的小山村。村中心有座教堂,农民们的房子稀稀落落地散立在四周,其中有一家饭馆兼杂货店。卡洛·威尔第夫妇就是这家店铺的主人,以贩卖咖啡、糖酒等杂货维持生计。卡洛有6代祖先就是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下来的,因此从他一出生起,这里就也成为了他永远的故乡。

img

威尔第在龙科莱出生的房子。

img

威尔第肖像

卡洛于1805年1月3日和佩萨森的路易琪娅·乌蒂尼结为夫妇。她是一个酒店店主的女儿,沉默寡言,性格忧郁,好像总有不开心的事,整天愁眉不展。卡洛也生性不爱说话,两口子凑在一块,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却很少有话说。他们不关心局势的变化,只对自己的买卖精打细算,他们一生中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干活。

1813年10月10日晚上8点钟,一声婴儿的啼哭划破雨夜的宁静,卡洛夫妇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因为他们的儿子朱塞佩·福尔图尼诺·弗朗切斯科·威尔第诞生了。由于当时意大利北部正处于拿破仑的占领下,威尔第的名字被用法文记录为“约瑟夫·佛蒂宁·弗朗索瓦”。他的生日被记为10月9日,直到威尔第63岁以后才发现这一错误,索性将错就错。

img

布塞托市的一座城堡,为19世纪的一幅画作。威尔弟的音乐才华,也是在这个小镇被一位游唱乐人所发掘。

1813年是文艺出版上相当重要的一年。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和雪莱的《麦布女王》相继问世;舒伯特完成他的第一首交响曲;贝多芬的第七号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罗西尼的歌剧《唐克雷第》和《阿尔及利亚的意大利女郎》也首演成功。史蒂文森制造成功的第一个蒸汽火车头在次年启用。

威尔第的童年,既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又亲身经历了贫穷的折磨。他的性格很像他父亲,沉默寡言,少年老成,孤僻古怪。村里的圣母教堂是威尔第小时候常去的地方,因为他可以在那儿听管风琴音乐,常常听得如痴如醉,不到乐师回家决不离开。有一次,他被美妙的琴音所吸引,连神甫几次吩咐他取水都没听到,因此他被神甫一脚踢下祭坛,此时他才如梦初醒。小小年纪的威尔第心里想的梦里念的就是音乐。

威尔第走向音乐殿堂的第一位领路人是教堂的一位管风琴师彼得洛·巴伊斯特罗基。威尔第很小就表现出不同寻常的音乐天赋,他能凭着惊人的记忆力一点不差地弹奏出所听到的旋律。他使这位管风琴师意识到:这个孩子将来必不寻常。不久他的学生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在他8岁那年,父亲为他买了架小型钢琴。一位名叫斯蒂凡诺·卡瓦莱蒂的邻居总是好心地为他免费修理。

1823年秋,10岁的威尔第来到布塞托,他很幸运地认识了一位不仅富有、品德高尚而且爱好音乐的商人——安东尼奥·巴雷吉。小镇上的“布塞托爱乐协会”常在他家练习和演奏。他认定威尔第身上有无穷的音乐潜能,只要精心培育,日后必成大器。

img

威尔第小时担任神父的赞礼童,因被美妙的音乐吸引而忘了自己的职责,被愤怒的教士踢了一脚,图为匿名画家的讽刺画。

img

威尔第的岳父也是他的欣赏者安东尼奥·巴雷吉。

img

威尔第的音乐启蒙老师普罗韦西。在他的指导下,威尔第创作了不少器乐曲和宗教音乐。

威尔第寄住在一个鞋匠家中学习音乐,他的刻苦努力和忘我精神深得巴雷吉的喜爱。不久,他把威尔第送进市立音乐学校,在这里威尔第认识了他的第二个老师费尔迪南多·普罗韦西,他是学院教堂的风琴师和当地音乐学校的校长,并兼任巴雷吉爱乐乐团的指挥。这位乐师担任了威尔第4年的音乐老师,不仅对他的琴艺影响很大,而且也对威尔第渴望自由、不善钻营的性格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普罗韦西的指导下,威尔第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世界中去。乡村少年的音乐之梦就这样开始了。他深深知道,前途必定充满荆棘,但他坚信一定能用天才和勤奋为自己的梦想画上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