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胜追击
一个好的歌剧作曲家,就得不断拿出自己的好作品,威尔第深谙艺术上这个不可变更的道理。继《厄尔南尼》之后,威尔第决定为罗马的阿贞提娜剧院写作一部歌剧,他对拜伦的《福斯卡里父子》有着浓厚的兴趣。
皮亚韦以高速度完成了改编工作,威尔第照例要求皮亚韦“不惮其烦”地加以修改,“因为这是一个出色的主题,非常细腻,而又充满着感伤”。
脚本写好并顺利通过审查后,威尔第开始为它谱曲。成功的脚本创作使威尔第的作曲工作进展顺利,一个个音符从笔端倾泻而出,一首首优美的旋律跃然纸上。和前三出歌剧逼人的力量和气势不同,这部歌剧的音乐显得柔和感伤和忧郁。
1844年11月3日,《福斯卡里父子》在阿贞提娜剧院上演,没有预想的那样成功。由于人们对这部作品寄予厚望,使演员感到压力很大。演出时的表演显得不很自然,不能挥洒自如。但热心的观众还是以热烈的掌声回报他辛苦的创作,这掌声是支持也是鼓励。
第二场演出是一次真正的成功。罗马《观察报》说:“本月6日晚8点钟至11点钟的这段时间,将永远铭记在音乐大师朱塞佩·威尔第心中,因为它给了观众不同寻常的享受,同时也给威尔第带来了如此辉煌的胜利,它肯定将成为他生活中最光辉的时刻之一。”
这部精致短小的歌剧体现了威尔第早期创作的风格,如借助音乐语言带动情节向前发展,咏叹调与剧情丝丝入扣,成为剧情的有机组成部分。歌曲连贯流畅,旋律明亮清晰,音乐形象鲜明生动。但它最独特的地方就是威尔第在序奏部分采用了有关的主旋律对每个人物予以介绍,这与瓦格纳创作的主导动机不一样,在威尔第这里,它只不过是一种标记罢了。
《福斯卡里父子》的成功,使赞誉热情地向威尔第涌来。荣誉随之来,毁谤也随之生。嫉贤妒能的德国作曲家尼可莱醋意十足地说:“看看意大利在过去5年中衰退得有多远。今天为她写歌剧的竟是威尔第,他写的那些东西简直不忍听。我认为他是个可怜而蹩脚的作曲家。”
此时的威尔第已经能做到毁誉不惊,从容自若了。在鲜花和掌声面前,他不会迷醉;在毁谤和攻击之下,他不会愤怒;他坚信,历史将是最公正的见证人。他心中只有一个最强烈的愿望:再接再厉,乘胜前进!
杜伊勒利宫中的音乐会 威尔第的歌剧演出时,达官贵人争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