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之作

经典之作

在《游吟诗人》排练之际,威尔第又不知疲倦地埋头创作《茶花女》。威尔第浓墨重彩地刻画薇奥列这一形象,在她身上倾注了自己的激情和同情。他要使这个“半上流社会”的女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不是买卖的商品,而是有尊严、能爱能恨的不幸女子。但是,有些人却认为威尔第将这样一个妓女搬上舞台是十分有伤风化的事。为了减少人们的指责,减弱对现实的批判力量,尽管“威尔第先生期望、要求和请求用现代服装演他的歌剧《茶花女》”。然而演员们都穿上了路易十四时代的服装,看着这不伦不类的歌剧,威尔第虽愤怒却又无可奈何。

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的女主人公薇奥列·戈蒂叶,是以巴黎名妓玛丽·杜普莱西斯为原型的。许多名人如李斯特以及小仲马本人都与她有过密切的关系。玛丽死时年仅23岁。小说《茶花女》是一部缠绵悱恻、凄婉动人的名著,也是法国文豪小仲马19世纪最著名的作品。小说讲述了巴黎名妓薇奥列凄凉悲苦的一生。薇奥列为贵族青年阿弗雷特真挚的爱情所感动,毅然随他离开巴黎,过着简朴而又幸福的乡居生活。但阿弗雷特的父亲坚决反对儿子与一个风尘女子同居,他认为这样做有辱门庭。在他的软硬兼施之下,薇奥列为保全阿弗雷特全家的声誉和他个人的前程,被迫返回巴黎重操旧业。不明真相的阿弗雷特当众怒斥薇奥列后扬长而去,薇奥列承受多方面的打击,一病不起。当阿弗雷特得知真相,匆匆赶到薇奥列身边时,她已奄奄一息。最后薇奥列带着深深的遗憾和爱恋在阿弗雷特的怀抱中死去。

img

《茶花女》中女主角的服装造型

img

《茶花女》的原乐谱

《茶花女》于1853年3月6日在凤凰歌剧院首演惨败。《茶花女》的演出过程是坎坷的,不像《弄臣》、《游吟武士》那样顺利。威尔第在一封给里科尔迪的信中说:“我不无遗憾地给你带来坏消息,但我不能掩盖事实。《茶花女》是个大失败”。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演员的选择不当。尽管威尔第一再强调,“《茶花女》的女主角人选必须年轻、身材优美,而且要唱得有感情。”他坚决反对由女高音萨尔维尼—多那特利出任女主角。但是,威尔第的要求和反对都被当成耳边风。当身材过于丰满的萨尔维尼—多那特利饰演的弱不禁风、英年早逝的茶花女一出场,观众便觉得滑稽可笑。

这时的评论意见都很公正,表示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演员之前绝不妄作批评。

一年后,惨败过的《茶花女》卷土重来。这次由年轻美貌、弱不禁风的玛丽亚·斯佩琪亚扮演薇奥列。在圣本尼底托歌剧院上演,演出极为成功。《茶花女》很快风靡整个意大利和欧洲,成为当时人们最喜爱的一部歌剧。

《茶花女》是威尔第心血和才华的结晶。剧中的每个角色都刻画入微,尤其薇奥列这个角色让他想起玛格丽塔的红颜薄命,朱塞平娜过去的遇人不淑,所以薇奥列的形象有血有肉,描写她的音乐也特别柔美,她在病榻上与阿弗雷特诀别时凄婉悲凉的旋律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剧本结构完整,正如查尔斯·欧斯伯恩所说的:“剧中各首单曲无不从旋律流畅的整体音乐背景中产生,结束时也溶入这片背景里。”《茶花女》无疑是威尔第一部登峰造极的作品,也是世界最受欢迎的著名歌剧之一。

img

杜普莱西斯在剧院里,1845年。小仲马《茶花女》(1845)书中的青楼女子便是影射她的故事,写于她以23岁之龄香消玉殒之后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