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凉的弥撒
2025年10月14日
悲凉的弥撒
继《阿依达》在斯卡拉歌剧院成功上演后不久,伟大的作家曼佐尼于1873年5月22日下午6时与世长辞,享年89岁。威尔第深感悲痛,他没有勇气出席他最尊敬的意大利伟人的葬礼,因为他不忍看那悲惨的场面。后来他独自来到米兰,凭吊这位伟人。他给米兰的出版商写了一封信,谈了自己的创作计划,他准备为曼佐尼创作一部《弥撒安魂曲》,以便能在老人逝世一周年之际演奏。这个计划得到了米兰市长的大力支持,威尔第得以尽力创作这部作品。
《阿依达》阿拉伯文脚本封面,1871年,首演于凯迪瓦歌剧院。
威尔第将为纪念罗西尼时创作的《震怒之日》、《主救我》运用到《弥撒安魂曲》中。一想到曼佐尼,威尔第就肃然起敬。一个个音符急速地从笔尖流泻到五线谱上。创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几乎是一气呵成。
1874年5月22日,这一天是曼佐尼的逝世周年纪念日,为纪念亚历山德罗·曼佐尼的《弥撒安魂曲》在米兰圣马尔科教堂首演,威尔第亲自指挥,米兰市长出席了演奏会,许多社会名流和全世界文化界的杰出人物云集此地,参加纪念演奏会。演出取得圆满成功。
《弥撒安魂曲》是一首杰作,它的音乐生动活泼且富有戏剧性,但整部作品充满着宗教的虔诚。在这部作品中,威尔第表达自己对死亡深深的恐惧,从中可以体会到生命终结的悲凉。威尔第的以后的多部作品中继续深入地探索人性中的悲剧意识。对于《弥撒安魂曲》的评价,最恰当的莫过于德国著名作曲家勃拉姆斯,他说:“像这样的作品只有天才才能写出来。”
生活的乐趣:花、女人、音乐 〔法国〕阿尔弗雷德·菲利普 这幅画以娇艳的鲜花、柔美的女人裸体及美妙的音乐为主,营造了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景象。欣赏威尔第的歌剧,同样会有让人赏心悦目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