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拉峻——牧人的天堂

喀拉峻——牧人的天堂

在众多的摄影作品中看见过喀拉峻,她的美丽打动了我的心。当真站在她的面前时,我仍然被她深深地吸引。

喀拉峻大草原位于新疆伊犁河谷的特克斯境内,是西天山向伊犁河谷的过渡地带,它是典型的高山五花草甸——天然大草原;它东西长89公里,南北宽32公里,近30万平方公里的大草原就在这或高或低或缓或急的山峰间形成。春夏季节,上百种牧草花儿在不同时间里渐次开放,色彩、形态、香气各异的花朵把群山妆扮得红一坡,黄一坡,紫一坡,白一坡,将绿茵绒绒的草原打扮得异常绚丽多彩。一沟沟、一片片苍翠高拔的原始云杉交替在百花草原之间。山峦起伏跌宕,茂密的雪岭云杉苍苍莽莽,山顶是高台地貌,它们浑然一体向南边的伊犁河峡谷倾斜,犹如悬在半空中的草场,坡麓平缓,无垠辽阔。峡谷对面是琼库斯台,隐约的畜群、毡房从天而降,波动在无边的绿海中间。

喀拉峻大草原海拔在2000~3600米之间,土地肥沃,含有大量腐殖质的土地呈深黑色。喀拉峻是哈萨克语“黑色莽原”之意,正是这沃土,草儿更旺更绿,花儿更大更艳,山林更加高拔青翠。每当绿色草原绽放出缤纷的花朵时,南部雪峰显得更加洁白无瑕,蓝天白云更加通透绵软,如波似浪的山峰便紫一片、黄一片、红一片地在绿海中飘摇舒展。那满山满坡的牛羊、牧犬马群、毡房牧人也随着飘摇起伏,在绿波绿涛中荡啊荡,飘啊飘…。

喀拉峻的海拔高,地下水位也很高,许多毡房门前都有压井,不费力就能压出清冽甘甜的水柱,有的地方泉水溢出,汇成溪流在花间盘旋。

喀拉峻牧人的天堂

6月的一天,我们来到时正赶上当地牧民为一个孩子举办割礼。约有200多位骑手聚集在一片草原上举办赛马大会,许多围观的牧民盛装而来,散在山丘间围观,一辆辆摩托车停在他们的身旁;有的男女索性躺在花草间,用手臂撑起头颅观看比赛。畜群、毡房、雪峰、云杉、花草成了他们的背景,辽阔的草原就是骑手们的赛场。

我们兴奋地冲进人群,远拍近摄,忙得不亦乐乎。此时成人组比赛已经结束,正在进行的是男女混编的少年组比赛。只见小骑手们打马扬鞭,围着预先用彩旗设定好的场地狂奔。他们小小年纪竟有了很高的骑技,不愧是马背民族的后代。一圈过后,选手拉开了距离,两圈过后基本定局。以微弱的差距产生出冠亚军,赛马过后他们随即转场到主人毡房附近,在那里开始了传统的叼羊比赛。两个村子的几十个男青年,拥挤在一处,抢夺一只宰杀了的小绵羊。我们追随过去,想拍几张叼羊的场景。主人和熟悉哈萨克民族风俗的朋友说:“还早着呢,可能得两三个小时呢。”他们没有规定的线路,漫山遍野地飞奔,很难用脚力跟上这草原上奔驰的人群。拗不过主人的盛情,走进毡房,享受纯香的奶茶和主人的喜悦。

哈萨克族男孩在5-7岁间实施割礼,割礼后的男孩意味着长大成人,割礼是他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家族的一件喜事,这意味着家族里又多了一位放牧的劳力了,今天的热闹场面足见牧民对割礼的重视。在毡房里喝了近半个小时的奶茶,仍然听不见叼羊归来的马蹄声。大家只好告辞,去喀拉峻南部的峡谷旁,等候拍摄夕阳里的“绝顶喀拉峻”。途中遇见驰骋的叼羊人群,倏忽奔向一块山谷,又呼啸地冲向一座山峰。转眼间又不见了身影,只听得见喊叫声、哨声。

美丽富饶的喀拉峻,是哈萨克牧人的家园,也是他们快乐的天堂。

喀拉峻牧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