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灵魂——布拉格启示
现代旅游已经成为当代人的社会基本需求之一,这是社会高度工业化、都市化催生的产物。人们已经不再满足浏览性的观光旅游,而更趋向于文化旅游。随着全球一体化,地球村也不再是一个概念,它更加真实、具体地浸透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旅游产业发展同样也呈现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出境旅游最具吸引力的就是文化和生态旅游。
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由于受地域、自然环境、宗教、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数以万计的不同民族,积淀了千差万别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独具特色,是无法复制和替代的。因此,民族文化独具魅力,成为人类社会相互启发、借鉴,寻求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载体。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贡献,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产物,也是旅游业发展所依托的、最具特色的重要资源。民族村落、建筑形式、生活方式、服饰、饮食、婚丧习俗、宗教信仰、音乐、舞蹈等无一不彰显着民族的智慧,记录着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态度,追求信仰的力量。文化旅游既是旅游产业的高级形态,更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灵魂,而旅游又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最终体现的是文化的竞争,只有文化与旅游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旅游产业才更具有生命力,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才会更强。
现在关于民族文化保护问题我们提得很多,其实民族文化保护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开放、利用,通过人们的参观、游览、阅读、比较等,使它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唤醒人民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和觉悟,更加自觉地去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开放和利用,用民族文化发展现代旅游业是一条重要的路子。旅游作为一种促进人员流动和消费的经济,对目的地民族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影响很大,也对民族文化具有很强的冲击力,有利于打破封闭保守,创新发展,融和发展,为民族文化保护注入不竭的动力,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特色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生命线。
布拉格是个利用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产业的成功城市。坐落在伏尔塔瓦河畔的布拉格是欧洲的历史名城,波西米亚文化是捷克民族文化的核心。自从罗马教廷在布拉格设立大主教,罗马教廷就对布拉格实施了经济、政治、宗教、文化各方面的统治,那时,布拉格的建筑才开始有系统地发展起来。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的历史中,布拉格建筑随着欧洲艺术潮流不断发展,现在在布拉格可以看到10~20世纪欧洲风格的建筑。譬如,10~13世纪仿罗马式建筑的代表——圣伊日教堂;14世纪哥特式建筑的代表——圣维塔教堂、火药塔、提恩教堂、查理大桥、旧市政厅等;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建筑的代表——施瓦岑贝格宫;16~17世纪巴洛克式建筑的代表——克莱门特学院、圣尼古拉教堂、葛兹金斯基宫等,表现在壁画和家具的装饰上的洛可可艺术——马丁尼兹宫;18世纪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艾斯特剧院、国家剧院等;19世纪建筑新艺术风格的代表——科索咖啡馆、瓦茨拉夫广场和那普希科普耶街周围的建筑等。可以说,布拉格建筑发展史就是一部捷克社会发展史,布拉格城市建筑就是捷克历史的真实记录。像我这样不大懂建筑艺术的人到了布拉格,只觉得是徜徉在建筑艺术的海洋里,有点儿晕头转向,难怪布拉格被世人称为“露天欧洲建筑博物馆”。在49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集1000多年风格迥异的建筑,在欧洲各国甚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查理大桥是布拉格之行必到的景点,也是人气最旺的地方。一年四季白天、黑夜人头攒动,都为一睹这个布拉格的象征。在这座桥上集中展现了捷克的民族文化,它的建筑既有罗马式也有哥特式风格,大桥两端高耸的桥塔,大桥两侧垂直向上的24尊高大的圣像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塑造的。查理大桥与布拉格共同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如1393年瓦茨拉夫四世把当时布拉格总教圣约翰·内波穆克丢到桥下去;1621年“白山战役”之后,10位新教徒的人头被挂在旧桥塔上示众;1648年瑞典利用查理大桥进攻布拉格,并摧毁西侧的旧桥塔;1723年桥上装上油灯,100多年后又换上了煤油灯……这些事件都不曾减损查理大桥的风华,还为它增添了许多人文内涵和曲折悲惨的历史情感。桥两侧24尊圣像有的是圣经人物,有的则是民族英雄。如圣约翰·内波穆克、传教士圣法兰西斯、圣尼古拉、圣瓦茨拉米、圣布拉克皮斯等。每一尊圣像都是一段历史故事,这些故事串起来,就是捷克民族发展的历史。现在查理大桥上表演的传统木偶,五人演奏的波西米亚民族乐曲,摄影作品展,水彩画、油画、儿童插画的画展等,摊贩们出售的金属的、木质的各种手工饰品,则是当代捷克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在布拉格老城广场一端有一尊雕像,是为纪念胡斯而立的,它是引导人们反思胡斯运动、回顾20年胡斯战争历史的地方。胡斯代表着波西米亚人民的精神追求,以胡斯塑像的方式将其展现在来往游客的面前,必然能起到开启心智、触动灵魂、引发思考的重要作用。
圣维塔大教堂以令人眩晕的高度直刺苍穹,这座雄伟的教堂修建了近700年,换了多位建筑师,整座教堂就是历代建筑风格的展堂。这里是捷克宗教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最具吸引力的景点,当然还包括离它不远的旧皇宫、黄金巷等,还有旧城广场上的天文钟。
当然,布拉格的文化旅游还不止这些。
举办了60多年的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不仅吸引了世界音乐者和音乐爱好者的心神,传承了捷克民族音乐的神韵,而且还造就了享誉世界的捷克爱乐乐团。那些展现在一个个精美水晶制品和传统木偶中的奇思妙想,无一不闪耀着民族理性的光芒。
到过布拉格,才能真切感受到民族文化是旅游产业的灵魂,才知道为什么布拉格被人们称为最美的城市,才懂得布拉格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