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博特·麦亚尔先生

阿尔博特·麦亚尔先生

好的酒店一定有一张舒适的床,它能让人很快进入甜美的梦乡。几天的辛苦劳累积累到了快要忍受不了的地步了,昨晚,一头栽倒到松软的床上,很快就睡着了,连梦都没顾上得上做。早餐是酒店的自助餐,花样多,味道好,这也是瑞士酒店服务又一项过人的地方。当地时间9:00,在酒店门前集中时,见到了瑞中友好协会副会长阿尔博特·麦亚尔先生。80岁高龄的他,满头银发,高大魁梧,有法国男人的风范。一见面,他就热情地与大家一一握手,表示欢迎。今年他访问过昌吉,专程考察葡萄酒产业,当时他的代表团中有葡萄酒酿造师、葡萄酒企业家、葡萄病虫害防治专家等。在自治区对外友好协会的组织下,他们到玛纳斯葡萄种植基地、新天酒业公司、阜康的冰湖酒堡等地考察、座谈。他们从互联网上查到了阜康冰湖酒堡的信息,提出前去参观的要求,而我们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却一无所知。宁可放弃天池的游览,也要到酒堡参观,让负责接待的人为之感动。他们认真、严谨、执著、务实的作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在苏黎世相见,双方都感到十分亲切。

今天,阿尔博特老先生陪同我们前往英格堡镇的铁力士山,考察雪上运动项目,想到要在这么一位耄耋老人的陪同下参观,内心总有点儿不放心。

从苏黎世到英格堡,一路上都在山间穿行,钻了好几个隧道。瑞士人的环保意识很强,对山体不开肠破肚,高速公路、铁路都穿山而过,洞顶、山坡依然草木繁盛。出发时还是朝阳灿灿,走了不久,便遇到了山间浓雾,只有十来米的能见度。等翻过几道山,穿出几个山洞后,到达英格堡镇时,又是晴空如洗,无风无云了。一路上老先生话语不多,还打起了盹。

英格堡是个风景如画的山间小镇,只有1000多人口,每年接纳来铁力士山旅游的人数达到100多万,旅游收入高达6000多万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4亿多元),在19世纪中叶,即被瑞士官方正式确定为旅游景点。迷人的英格堡为游人提供着各种各样的现代化设施,适合四季,尤其是夏季和冬季度假及各种户外运动。光在售票大厅的商店里就能感受到旅游国际化的氛围,这里出售世界各著名品牌的雪橇、滑板、山地自行车、四季户外服等,价格比国内市场便宜了许多。阿尔博特老先生下车后,立即与当地管理人员联络,安排好我们考察的线路后,亲自陪同我们上山。一路上不停地小声为大家介绍各种运动项目和景区情况,仿佛提前做足了功课,没有难倒他的话题。

海拔3020米的铁力士山峰上,设有三条吊车钢缆与海拔1050米的英格堡相连,坐着360度旋转缆车直达山顶,可以远眺阿尔卑斯山区和德国黑森林,阿尔博特先生显得很兴奋,徒步攀上冰川乐园,我几次伸手想去搀扶,都被他笑着摆手婉拒了,他风趣地问我:“你觉得我老了吗?”我笑说:“不,你很健康。”他耸耸肩,笑着回答:“我觉得我还年轻,我经常爬山锻炼身体,坚持游泳,你不用为我担心。”大家齐夸他体力好,像60岁的人,他又说:“不,不,我觉得自己只有40岁。”惹得大家大笑。漫步冰川,如置身奇妙的冰宫,行走悬索桥,感受心脏狂跳的刺激,坐在山顶餐厅,喝咖啡,尝冰淇淋,真是浪漫和奢侈呀!夏季的铁力士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部分是冰川,3000米以下的部分是丛林和草地,坐在360度旋转缆车上不足1小时就能看到冬、夏两季的美景,俯视山间徒步的游人和骑山地自行车的情侣,看着如茵草地上一群群的牛羊,听着悦耳、悠扬的牛铃,享受着梦幻般的阳光,心里无比的畅快、惬意。在去卢塞恩的路上,我们依然穿行在绿色山间,这山间的绿色如春天般鲜嫩水灵,足见雨水充沛,光照充足,这让我想起北塔山区哈萨克牧民的牛羊,漫山遍野地啃食低矮、干枯的小草;瑞士的牛羊奢侈到不用挪步,转身就可以吃得肚皮浑圆,享受着天赐的大宴。不时看见从山峰顶上怡然飘落的、色彩鲜艳的滑翔伞,如巨鸟似地在山间盘旋。一栋栋淳朴自然的别墅、农舍,散落在山坡上、草地间、湖泊旁,在阿尔博特先生的眼里,这样的景色没有什么新鲜感,索性闭目养神,只在有人问话时,才转身回头、睁着笑眯眯的双眼回答,语言清晰而迟缓。

在卢塞恩的狮子纪念碑前,他神色凝重地为我们讲述瑞士雇佣军历史和纪念碑象征着永远追求和平的民族精神,让我感受到他那浓浓的爱国之情。在卡佩尔桥,他看我们兴致勃勃地引逗湖中天鹅,引导我们走上廊桥,为大家讲叙廊桥和卢塞恩湖畔的建筑历史故事。当我们邀请他一同合影时,他就像孩子一样笑着整理仪容,谦和地站在桥头,十分配合地听从摄影师的调遣。在途经因特拉肯小镇时,他执意邀请我们喝咖啡,让我们停下脚步,享受小镇的宁静祥和,这时的阿尔博特先生如绅士、如长者,我在想,在他平和的外表下定有一颗平静安宁的心。

到达伯尔尼时已是夕阳西斜的黄昏时分,在伯尔尼老街上,阿尔博特先生与我们道别,他要乘火车返回苏黎世,我猜想他坐上火车后肯定会打盹的。道别时,我们送给他一条艾德莱丝丝巾,我心里很忐忑,因为在铁力士山上健谈的他告诉我,他的老伴前几年已经离世,儿子也患病离开了他,他现在独自生活在苏黎世很大的别墅里。我们只备了这一样礼物,送给他有点儿不合适,但又没有其他能表达谢意的东西可以替代,但愿这丝巾别勾起他对妻儿的思念,望着他躬身与我们一一握手话别的身影,心里涌起一股异样的情绪:80岁的老人,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奔波劳累,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他的严谨、谦和、友好,不正是瑞士人民所具有的品德吗?

我永远记住瑞士之行,有一位老人陪伴,他的名字叫阿尔博特·麦亚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