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塔河流域拍胡杨
金秋十月是塔里木河流域色彩最丰富的季节,我打起背包又出发了。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新疆南部重要的河流,南疆人民亲切地称她为母亲河。发源于昆仑山的塔里木河,在曲折回转了2000公里多的流淌后到达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她流了一路,绿了一路,是沙漠戈壁里的生命之河。她就像一条脱缰的野马,自西向东蜿蜒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山脉之间,造就了东西长1100公里,南北宽600公里多的绿色地带,养育着南疆五个地州42个县市和56个农垦团场的近千万各族儿女。在这广阔的塔里木河流域生长着最为密集的天然胡杨林。
秋天的胡杨披着一身的金黄,把塔里木河流域的自然村庄、水域、沙漠妆扮得异常美丽,让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尊贵、辽远、明媚,空气清新,走近它令人精神爽朗。它富丽堂皇,端庄高贵,群而不一,见到它令人杂念顿消,心生敬意。它豁达、明快,通透、疏离,看见它就会深感私欲的卑微。胡杨林辉煌美丽,雍容华贵,徜徉在它的怀抱中,充满了诗情画意。
在天山南北,生长胡杨的地方很多,但塔河流域的胡杨林不仅面积大,而且有着从幼苗到参天大树、从枝叶繁茂到枯死倒地、从水中伫立到沙海守望的各种形态,把胡杨坚韧、顽强的生命特质体现得淋漓尽致。水域、沙海中胡杨的温柔与刚毅、惬意与不屈、团聚与疏离,一树一风景,一林一境界,因此,它成为激发艺术创作热情的最佳采风之地,是画家和摄影家钟爱的地域。

我这一次要去轮台县的塔河镇。从尉犁县出发,沿着塔里木河的护河堤行走,看到的是十月金秋中最美的一段。200公里多的路程,边走边拍,遇到中意的景致就停下来。拍摄塔河胡杨的最佳时间是每一年的10月18日至25日,这时胡杨树叶黄得明丽、润泽,早了,黄中泛绿或绿中泛黄,色彩不纯;晚了,焦黄、干涩与沙海的色差变小。我来的时间有点儿早,虽然胡杨刚刚泛黄,可仍然千姿百态地与沙丘、河水构成一幅幅绝美的图样。取景器里总有放弃不了的画面,总是在向导不断的催促中前行。直到夕阳坠落在天边厚厚的云中时,离塔河镇还有120公里多。我们只得加快车速赶路,河岸旁不时有棉田和村庄,河堤狭窄,要小心与农用机车会车才能安全通过。天擦黑时,向导的车子出了故障,只得原地等候救援。为了完成拍摄计划,我们只得在失去向导的情况下前行。天,完全黑了下来,路上不见村庄,也见不到车辆和行人。该在何处下堤?下了河堤往哪里走?起初还与向导联系、询问,他告诉了我们塔河镇的大致方位,后来就不敢再打手机了,担心向导手机没电,耽误被救援。只能凭着感觉往前走,觉得不像向导说的地方,又折回头,就这么来来回回折腾了几趟,眼看油箱指示线下降,心中焦急,路不熟,只好奔着灯光寻找近处的石油基地问路。幸好,途中遇到一位骑单车的年轻人,他也是去塔河镇的,给我们指了方向。走出去十几公里,仍然没见到他说的检查站,我们又返回问他。在这漆黑的夜晚,单车骑行需要很大的勇气,见去了又回来的汽车,小伙子明显地起了戒心,给我们指明路径后,停在不远不近的地方拨打电话,告诉电话那头自己的方位。是啊,在这茫茫荒漠里,人是最值得信赖也是最值得提防的动物。很想载他一程,问一问他从何处出发,若只是为了强体,何必独自一人在暗夜里骑行。从这里到塔河镇还得2~3小时的车程,路上的孤独与黑暗是他独享的快乐吗?又怕拂了他的意,平添他的忧虑,便道谢离去。还好,我们在子夜到达灯火通明的塔河镇,找到住处后我躺在床上,还在想那骑单车的年轻人,这会儿他走到了哪里,是不是早已联系好了住地?我们把食物和水全部留给了向导,他独自一人守在车里会不会一夜无眠?但愿他平安无事。不知自己睡没睡着,恍惚中叫早的铃声响起。
第二天计划拍摄“胡杨墓地”和胡杨公园。

向导告诉我们过了塔河20多公里就是“胡杨墓地”。我们在50公里范围内借着朦胧的晨光找了两三个来回,也没有发现向导所说的标志物,直到天大亮,才在沙漠公路的95~97公里和90~91公里两处找到了入口。其实,“胡杨墓地”就是沿着沙漠公路90~100公里处长约10公里、散布于沙漠公路两侧的一大片枯死胡杨林。在这片巨大的“墓地”里,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寻找场景,等待最好的时机,取得最佳的拍摄效果。向导反复强调的地方是比较理想的拍摄点,这里不仅胡杨残枝、断桠和沙丘极具表现力,枯死的胡杨独立、高大,形状奇特,有很大的创作空间,而且离公路很近,进出方便,省去了许多脚力。
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里的意思为“进去出不来”。这个沙漠是国内最大的流动型沙漠,风多、风大,气候异常干燥,受西风和东北风的影响,风沙活动剧烈频繁。522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有400多公里就穿行在流动的沙漠之中。金字塔型、新月型、复合型、格状沙丘,树枝状、羽毛状、蜂窝状、伴状、梁状和复合状沙垄极具光影的冲击力和张力。隆起的沙丘、沙垄,涌浪般的起伏跌宕,神奇美妙。处于这样场景中的胡杨,其各种生存状态都能给人以生命意义的启迪,这也是塔河流域拍摄胡杨的永恒主题之一。可惜今天天气不给力,直到9:30太阳才穿过浮云,撒下遍地的金黄,使我失去了红日喷薄的创作时机。不愿放弃这难得的机遇,在沙丘、沟壑间不断地寻找拍摄地点,还是有所收获,虽然没有拍出期望的佳作,却也填补了自己拍摄内容上的空缺。


木垒胡杨

木垒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