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首蛇身神
人首蛇身像实有两种。一种是单人像,可用上名。一种是双人像,可称为人首蛇身交尾像。后者在我们研究的范围里尤其重要。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交尾像计有七件,如前所列。今就画像的质地分为二类,一是石刻类,二是绢画类。画像中的人物即伏羲、女娲夫妇二人,早有定论。但那人首蛇身式的超自然的形体,究竟代表着一种什么意义?它的起源与流变又如何?这些似乎从未被探讨过的问题,正是本文所要试求解答的。
文献中关于伏羲、女娲蛇身的明文记载,至早不能超过东汉。
王逸《楚辞·天问》注:“女娲人头蛇身。”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伏羲鳞身,女娲蛇躯。”
曹植《女娲画赞》:“或云二皇,人首蛇形。”
《伪列子·黄帝篇》:“庖牺氏,女娲氏……蛇身人面。”
《帝王世纪》:“庖牺氏……蛇身人首”,“女娲氏……亦蛇身人首”。(《类聚》二引)
《拾遗记》:“又见一神,蛇身人面……示禹八卦之图,列于金版之上。……蛇身之神,即羲皇也。”
《玄中记》:“伏羲龙身,女娲蛇躯。”(《文选·鲁灵光殿赋》注引)
不过《鲁灵光殿赋》虽是东汉的作品,所描写的则确乎是西汉的遗物。
灵光殿是鲁恭王余(前154—前127)的建筑物。赋中所描写的是殿内类似武梁祠刻石的壁画。从恭王余到王延寿约三百年间,殿宇可以几经修葺,壁外层的彩色可以几经刷新,但那基本部分的石刻是不会有变动的。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像,在西汉初期既已成为建筑装饰的题材,则其传说渊源之古,可想而知。有了这种保证,我们不妨再向稍早的文献中探探它的消息。
《山海经·海内经》曰:
南方……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之,伯天下。
郭璞《注》说延维即《庄子》所谓委蛇,是对的。委蛇的故事见于《庄子·达生篇》:
桓公田于泽,管仲御,见鬼焉。公抚管仲之手曰:“仲父何见?”对曰:“臣无所见。”公反,诶诒为病,数日不出。
齐士有皇子告敖者曰:“公则自伤,鬼则恶能伤公?……”
桓公曰:“然则有鬼乎?”曰:“有。沈(湛,释文,水污泥也)有履,灶有髻。户内之烦壤,雷霆处之。东北方之下者,倍阿鲑跃之。西北方之下者,则泆阳处之。水有罔象,丘有莘,山有夔,野有彷徨,泽有委蛇。”公曰:“请问委蛇之状何如?”皇子曰:“委蛇,其大如毂,其长如辕,紫衣而朱冠。其为物也恶雷[1],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见之者殆乎霸。”桓公冁然而笑曰:“此寡人之所见者也。”于是正衣冠与之坐,不终日而不知病之去。
关于“左右有首”,也许需要一点解释。《山海经》等书里凡讲到左右有首,或前后有首,或一身二首的生物时,实有雌雄交配状态之误解或曲解。(正看为前后有首,侧看为左右有首,混言之则为一身二首。详下。)综合以上《山海经》和《庄子》二记载,就神的形貌说,那人首蛇身,左右有首,和紫衣旃冠三点,可说完全与画像所表现的相合。然而我们相信延维或委蛇,即伏羲、女娲,其理尚不只此。(一)相传伏羲本是“为百王先首”的帝王,故飨之或见之者可以霸天下。(二)上揭洪水故事1,2,3,4,12,13,18,都以雷神为代表恶势力的魔王,他与兄妹的父亲(即老伏羲)结了仇怨,时时企图着伤害老伏羲,最后竟发动洪水,几乎将全人类灭绝。这来,伏羲怕雷不是很自然的么?所以在《庄子》里,委蛇“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是不为无因的。最后,也最重要的,是(三)那以伏羲、女娲为中心的洪水遗民故事,本在苗族中流传最盛,因此芮氏疑心它即起源于该族。依芮氏的意想,伏羲、女娲本当是苗族的祖神。现在我既考定了所谓“延维”或“委蛇”者即伏羲、女娲,而《山海经》却明说他们是南方苗民之神。这与芮氏的推测,不完全相合了吗?
《海内经》据说是《山海经》里最晚出的一部分,甚至有晚到东汉的嫌疑。但传说同时又见于《庄子·达生篇》。属于《庄子·外篇》的《达生篇》,想来再晚也不能晚过西汉,早则自然可以到战国末年。总观上揭所有的人首蛇身神的图像与文字记载,考其年代,大致上起战国末叶,下至魏晋之间。这是一个极有趣的现象,因为那也正是古帝王的伏羲、女娲传说在史乘中最活跃的时期。最初提到伏羲或伏羲氏的典籍是《易经》(《系辞下传》),《管子》(《封禅篇》《轻重戊篇》),《庄子》(《人间世篇》《大宗师篇》《胠箧篇》《缮性篇》《田子方篇》),《尸子》(《君治篇》,又《北堂书钞》一五三引佚文),《荀子》(《成相篇》),《楚辞》(《大招》),《战国策》(《赵策》二)。女娲则始见于《楚辞》(《天问》)和《礼记》(《明堂位篇》)、《山海经》(《大荒西经》)。二人名字并见的例,则始于《淮南子》(《览冥篇》)。他们在同书里又被称为二神(《精神篇》),或二皇(《原道篇》《缪称篇》)。不久,在纬书中(《尚书中候》《春秋元命苞》及《运斗枢》),我们便开始看见他们被列为三皇中之首二皇。大概从西汉末到东汉末是伏羲、女娲在史乘上最煊赫的时期。到三国时徐整的《三五历记》,盘古传说开始出现,伏羲的地位便开始低落了。所以我们拟定魏晋之间为这个传说终止活跃的年代。史乘上伏羲、女娲传说最活跃的时期,也就是人首蛇身神的画像与记载出现的时期,这现象也暗示着人首蛇身神即伏羲、女娲的极大可能性。
因左右有首的人首蛇身神而产生的二首人的传说,也是在这个时期中发现的。
睽孤,见豕负涂,厥妖人生两头。(京房《易传》)
平帝元始元年……六月,长安女子生儿,两头异颈,面相乡,四臂共匈,俱前乡。……(《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蒙双民。昔高阳氏有产而为夫妇,帝放之此野,相抱而死。神鸟以不死草覆之,七年男女皆活,同颈二头四手。是为蒙双民。(《博物志》二)
最后一故事说“同产而为夫妇”,与伏羲、女娲以兄妹为夫妇尤其类似。看来,不但人首蛇身像的流传很早,连兄妹配偶型的洪水故事,在汉族中恐怕也早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