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神女与涂山氏
方才我们讲到楚民族的高唐(阳)以先妣而兼神禖,与夏民族的涂山氏同类。其实二者不但同类,而且关系密切。这道理假如我们把前面的文章温一遍,自然就明了了。在前面我们讲到《候人》诗的朝即《高唐赋》的朝云,那么朝
便是高唐神女的前身了。我们又讲到古《候人歌》与曹《候人》诗有着很深的关系,那么朝
又像是古《候人歌》的中心人物涂山氏了。朝
一面关连着高唐神女,一面又关连着涂山氏,高唐神女岂不与涂山氏也有了关系吗?果然,我们又讲到高唐神女与涂山氏的行为极相似。因为,涂山氏迎候禹,是以女追求男,再证以先秦人说禹“通之于台桑”,又目禹为淫湎,而我们觉得禹既是被动者,则假如他的行为是失德的话,责任还该由涂山氏负,把这几点综合起来,则涂山氏的举止太像奔女了。与那“闻王来游,愿荐枕席”的神女生涯几乎没有区别了。这样看来,高唐神女与涂山氏不但有关系,而且关系密切。但是高唐神女不仅在行为的性质上与涂山氏相同。她们另有两点相同之处,我们得赶快补充上。
《艺文类聚》一一引《礼含文嘉》曰:“禹卑宫室,垂意于沟洫,百穀用成,神龙至,灵龟服,玉女敬养,天赐妾。”[37]
《□□□□》引《乐动声仪》曰:“禹治水,昊天赐神女圣姑。”[38]
禹娶涂山氏,而纬书一则曰“玉女敬养,天赐妾”,再则曰“昊天赐神女圣姑”,这与高唐神女是天帝之女而又名曰瑶姬,不是一样的吗?[39]还有涂山氏所奔的禹,高唐神女所侍宿的楚之先王,都是帝王,这又何其相似!不,从这种种方面看,高唐神女与涂山氏,不仅相似,简直是雷同。这是大可注意的。按神话传说的分合无常的诡变性说,二者莫非本是一人罢?对了,我有证据,是从地理中得来的。
《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于涂山。”杜《注》曰:“涂山在寿春东北。”
寿春东北的涂山,即《苏氏演义》所谓四涂山中的濠州涂山,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南八里。《元和郡县志》九:濠州钟离县有涂山,在县西九十五里,又说:“当涂县故城,本涂山氏国,在县西南一百一十七里,禹娶于涂山,即此也。”但《南部新书》庚[40]曰:
濠州西有高唐馆[41],附近淮水。御史阎钦授[42]宿此馆,题诗曰:“借问襄王安在哉?山川此地胜阳台。今朝寓宿高唐馆,神女何曾入梦来?”轺轩来往,莫不吟讽,以为警绝。有李和风者至此,又题诗曰:“高唐不是这高唐,淮畔江南各异方[43],若向此中求荐枕,参差笑杀楚襄王。”
近来钱宾四先生据《方舆纪要》“霍丘县西北六十里有高唐店,亦曰高唐市,宋绍兴初,金人繇颍寿渡淮,败宋军于高唐市,进攻固始”,说:“依此言之,淮上固有高唐。襄王既东迁,都于陈城。岂遽游江南?则求神女之荐枕者,与其在江南不如在淮上。参差之笑,恐在彼不在此也。”[44]钱先生驳李和风的话,可谓中肯极了。[45]安徽有涂山又有高唐馆,这是很有趣的。但更加有趣的,是有涂山又有高唐的还不仅安徽一处。
《华阳国志·巴志》曰:“禹娶于涂山……今江州涂山是也。”
《水经注·江水注》曰:“江之北岸有涂山,南有夏禹庙涂君祠。庙铭存焉。”
这座涂山在今四川巴县东一里。离此不远,便是《高唐赋》中的巫山[46],而据赋说古高唐观便坐落在那附近。然则四川也是有涂山又有高唐的。有这样凑巧的事!几乎不可思议了。这两人——涂山氏与高唐神女,家世一样,行为一样,在各自的民族里,同是人类的第一位母亲,同是主管婚姻与胤嗣的神道,并且无论漂流到那里,总会碰到一起,这其间必有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