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我们刚才指出伏羲是最初的人和最初的王的时候,我们曾立刻想起那和伏羲联系着的一串名号中的“太’或“泰”的意义。太本训始训初,伏羲是最初的人和最初的王,所以他又有“泰氏”“太皇”或“泰皇”,“泰帝”或“太帝”,和“太皞”等名号。
《史记·秦本纪》载王绾等奏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路史·前纪》二引《春秋后语》云:“泰皇乃人皇。”《尚书大传·略说》:“伏羲以人事纪,故托戏皇于人。”这就是说,人皇即伏羲,也就是泰皇。至于伏羲称泰帝或太帝,见于《史记·封禅书》索隐引孔文祥云:“泰帝,泰昊也。”《汉书·郊祀志》注作:“泰帝,泰昊伏羲氏也。”又《荀子·正论篇》:“何世而无嵬,何时而无琐,自太皞、燧人莫不有也。”《周书·太子晋篇》:“自太皞以下,至于尧舜禹,未有一姓而再有天下者。”这都是以太皞为最初的帝王。前面我们讲过,伏羲是最初的帝王。如果最初的不容许有两个,那么太皞、伏羲就不可能是二人,而是一人两个称呼了[6]。考《纬》书以下所记有人名的三皇说,凡有四种,都以伏羲居首。这就是说,伏羲是最初的帝王。
【元】张渥绘 《九歌图卷》(局部) 东皇太一
《庄子·应帝王篇》:“有虞氏不及泰氏。”注家都不知道泰氏是谁。其实就字面讲,氏是尚未形成国家组织的氏族社会(或部落社会),泰即太字,训始训初,泰氏即最初的氏族(部落)。按照上述的理由,泰氏应该就是伏羲氏。伏羲本是氏族名,同时又是人名。《庄子》又说:“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不知情(诚)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这种生活,正合于一般原始氏族社会的景况。
《史记·始皇本纪》:“天皇、地皇、泰皇。”《封禅书》作“天一、地一、太一”。《郊祀志》:“画天、地、泰一诸神。”是泰皇即太一。《淮南子·天文篇》《春秋元命苞》都称紫宫为“太一常居”,这紫宫就在悬圃之上,所以《甘泉赋》说:“配帝居之悬圃兮,象泰(太)一之尊神。”而《淮南子·墬形篇》:“……或上陪之,是谓悬圃……或上陪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所以《春秋合诚图》曰:“紫微太帝室,太一之精也。”《史记·封禅书》载武帝时公卿大夫说:“太(《汉书·郊祀志》作泰)帝使素女歌五十弦瑟。”《淮南子·俶真篇》注曰:“白雪,师旷所奏太一五十弦之琴乐曲。”(《览冥篇》注作“太乙五十弦琴瑟乐名。”)案高诱的意思,太帝就是太一,也是很明显的。
太一又称东皇太一,则东皇也就是伏羲。《离骚》:“诏西皇使涉予。”《史记·淮南衡山王传》载伍被述徐福语曰:“臣见海中大神曰:‘汝西皇之使耶?’”又《远游》:“遇蓐收乎西皇。”当指西皇之山(西皇之山,见《西山经》)。神名东皇,显然是对西皇而言的,犹山名东皇(见《后汉书·郡国志》注),最初也当是对西皇之山而言的。西皇是少皞(《封禅书》:“秦襄公既侯,居西陲,自以主少皞之神,作西畴,祠白帝。”),则东皇必是太皞。五帝系统中之太皞即三皇系统中之伏羲,东皇是太皞,也便是伏羲了。《西山经(次二)》记“皇人之山……西三百里曰中皇之山……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西皇之山。”皇人之山在西皇之山的东面,可能就是东皇之山,如今称为皇人之山,我想皇人或许是人皇之倒。人皇就是伏羲。如果此说不错,也是东皇即伏羲之一证。太一既称东皇太一,东皇是伏羲,则太一也必定是伏羲了。
伏羲是苗族传说中全人类共同的始祖,这在芮逸夫《苗族洪水故事与伏羲女娲的传说》中已经讲过,我这里不重复了。如前面所说,伏羲即太一,那么楚人为什么祭他呢?这是因为楚地本是苗族的原住地,楚人自北方移殖到南方,征服了苗族,依照征服者的惯例,他们接受了被征服者的宗教,所以《九歌》里把太一当作自家的天神来祭,而《高唐赋》叙述楚襄王的故事,也说到“醮诸神,礼太一”。汉高祖本是楚人,武帝时方士谬忌表祭祀太一的仪注说:“天神贵者太一……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不能说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这是一篇未完成的遗稿。据手稿照相复制件整理而成。第二节第一段以上是原稿,以下则是整理者依据几份残缺不完的手稿缀连而成。闻先生认为《九歌》是楚郊祀东皇太一歌。东皇太一即伏羲,伏羲是苗族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也是天神。楚人移居苗地,信奉苗族宗教,因而把伏羲当作始祖,当作天神祭祀。文章虽未写完,看来意思还是清楚的。
——范宁附记
注释:
[1]本作元,误。
[2]从毕沅补。
[3]三国时徐整的《三五历记》最初记载盘古传说。
[4]意谓远如伏羲,近如文武,其道皆同。又《荀子·正论篇》:“自太皞、燧人,莫不有也。”《周书·太子晋篇》:“自太皞以下,至于尧舜禹,未有一姓而再有天下者。”皆以太皞为最古的帝王,太皞亦即伏羲。
[5]《续汉书·律历志》注引蔡邕议“《元命苞》《乾凿度》皆以为开辟至获麟,二百七十六万岁”。
[6]相传伏羲即太昊,崔述及近人多疑之。验之古籍旧说,似不为无据。举二证以明之。《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云:“太皞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文选·鲁灵光殿赋》注引《玄中记》:“伏羲龙身。”案伏羲龙身,太皞龙名,伏羲风姓,太皞亦风姓,是伏羲即太皞,其证一。《汉书·律历志》:“炮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为帝太昊。”又《汉书·古今人表》:“太昊帝宓羲氏。”此其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