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冬与阴阳
五行系统中,北方帝主冬,《淮南子·天文篇》:“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冬的特征,据《月令》仲冬之月,说是“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所以“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欲宁……以待阴阳之所定”。这是说:冬至后,时而阴盛,时而阳盛,动荡不定,所以要“待阴阳之所定”。《大司命》的“壹阴兮壹阳”是以冬日的时阴时晴,变化无常,来象征阴阳二气动荡不定的状态。他说这现象是他“所为”的,正因为他是颛顼之佐,而颛顼是治冬的。
因为颛顼所主治的节季是冬,地区是属于虚星的分野的北方,所以虚星和冬,在五行家的概念中便发生了联系。《史记·律书》:“虚者,能实能虚,言阳气冬则宛藏于虚,日冬至,则一阳下藏,一阴上舒,故曰虚。”这样解释虚字的意义,是否正确,是另一问题,但以阴阳变化来说明颛顼的星名,虚字的涵义,这和佐颛顼的大司命(玄冥)自称其行为为“壹阴兮壹阳”,倒是十分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