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技术并购—联盟—园区”研究模型

3.1 “技术并购—联盟—园区”研究模型

由于不同规模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优势、组织结构特点等会影响其知识生产效率,而不同规模的企业所占有的市场资源、市场地位和销售渠道等又影响着企业的知识商业化效率,所以企业规模是影响企业效率的重要前因变量。然而随着产品更迭周期的加快,企业仅仅依靠规模化大生产已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外部资源在提升企业创新效率的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Brunswicker et al.,2015;Van et al.,2008;Cassiman et al.,2006)。企业通过进行技术并购、加入联盟以及科技园区,将会有效拓展其自身的边界,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而,企业创新效率不仅会受到其自身规模的影响,也会受到其所开展的开放式创新活动的影响。

从资源基础观、企业技术并购、企业联盟及产业集群的相关文献综述可以看到,企业规模对创新过程的影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调节作用。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组织结构特征与企业开展的技术并购行为、企业所加入联盟、企业所处园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为了更加全面地理解这些因素在企业创新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在研究中不应仅停留在对这些要素的单独分析上,而是需要将其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地探索不同规模企业如何充分结合自身战略需求进行外部资源获取,以及资源获取的方式和渠道对其创新效率的影响(Howard et al.,2016;Lin et al.,2014)。

从企业层面来看,不同规模的企业通过技术并购,选择对其自身最有价值的特定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和利用,从而提升其自身的创新能力;从联盟层面来看,企业通过联盟等形式开展合作创新,是其合理利用外部资源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因而不同的联盟级别(国家级与区域级)以及不同的联盟类型(是否产学研联盟),也会通过各自的渠道与作用机制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创新效率产生影响。从园区层面来看,企业所处的科技园区或产业集群是对企业创新过程产生最直接影响的外部环境,园区特征(包括园区成熟度、园区行业聚集度)会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创新效率产生很大的作用(Sears et al.,2014;Park et al.,2014;Minguillo et al.,2015)。从企业知识学习的广度来看,这三个层面逐层递进,缺一不可。因而,本书认为,有三个层面的因素共同形成了不同规模企业与外部环境进行资源交互进而影响企业创新效率的完整逻辑链。

这一整体的理论框架是本书的重点,本书对不同规模企业的自身优劣势及其与外部资源互动的复杂关系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贯穿三个层次的“技术并购—联盟—园区”研究模型,深化了对于组织惯性、资源基础观等理论为什么以及如何对企业创新过程及结果产生影响的理解和认识,丰富了企业创新领域的现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