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本章小结

5.3 本章小结

本章对科技园区中企业规模对企业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以下结论。

(1)企业规模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效率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表5.2的回归结果来看,企业规模的增大对企业的知识生产效率有负向的影响;从表5.3的回归结果来看,企业规模的增大对企业的知识商业化效率有正向的影响。从表5.4中企业规模对企业综合效率作用模型的回归结果来看,企业规模的平方的系数在Xtreg模型以及Xttobit模型中都显著为负,这表明企业规模与企业综合效率之间呈倒U形关系。因此假设1、假设2和假设3得到了支持。总体而言,本章实证检验的结果发现了与企业创新管理领域主流观点较为一致的结论,即企业规模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Kamien et al.,1975;Aghion et al.,2005)。本书发现,对于小型、微型企业来说,企业规模的增长对于其综合效率的提升作用较为明显,而对于中型及以上规模的企业来说,规模为其带来的优势并不明显,并且随着企业规模的增长,企业综合效率稍有下降的趋势。

(2)本书通过将创新过程划分为知识生产过程和知识商业化过程两个阶段,进一步剖析企业规模与综合效率之间非线性关系的影响因素。尽管三种效率分别作为三个不同回归模型的因变量,这种对比并不能准确地衡量企业规模作用于各个效率之间的数量比例,但总体趋势还是较为清晰地表明,尽管小型、微型企业在知识生产过程中展现出较高的效率(Forés et al.,2016),然而其在进行新产品商业化过程中的能力不足会影响小型、微型企业综合效率的提升。而大型、中型企业虽然自身开展技术创新的能力和动力不足,但是由于掌握丰富的市场资源,依然可以在产品商业化过程中体现出较高的效率(Giaoutzi et al.,1998)。

(3)从模型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政府资助对于提升企业的知识生产效率和综合效率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对企业的知识商业化效率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政府的资助对于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承担较高风险的技术研发活动能够产生更直接的帮助作用。另外,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之间,在创新效率方面也有一定的差距,国有企业比非国有制企业在知识商业化效率和综合效率上都展现出更大的优势,因而需要政府在创新政策上对私营企业给予更多的优惠和扶持,从而打造出更加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

本章实证研究部分对相关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详见表5.4。

表5.4 企业规模与企业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