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数据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4.2 数据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本书中共包含了1 257家企业样本,这些企业分别来自制造业、建筑业、零售业、邮电业、服务业、农业等多个不同的行业,分布情况如图4.1所示。从图4.1中可以看到,64.4%的企业属于制造业,其次企业较为集中的行业是服务业,占到了29.9%,零售业占4.6%。箱形图也表明了样本的企业基本情况,除去相对少数的离群值,截至2015年,企业年龄多在10~20年,员工人数普遍少于200人。

在本书中,选用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作为编码依据,每一家企业都有独特的标识,避免重复的问题。据统计,在2005—2015年的时间跨度中,每4年为一个周期进行投入、产出效率的计算(投入到产出的总时滞为3年,包括2年的研发时滞和1年的商业化时滞),所以总共有8个计算周期。在1 257家企业中,仅有一个周期数据的企业为612家,有两个周期数据的企业为276家,有三个周期数据的企业为141家,有四个周期数据的企业为90家,有五个周期数据的企业为67家,有六个周期数据的企业为29家,有七个周期数据的企业为28家,有八个周期数据的企业为14家。考虑到样本中有些企业为新成立企业,还有一些企业在2005—2015年间停止经营或搬迁至其他园区,所以连续有六个周期以上数据的企业较少,符合现实中的情况。

实证模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4.2所示。从表4.2中可以看到,企业规模均值为2.316,标准差为0.806,反映出了中关村示范区中大部分企业为中小型企业的特点;在企业层面,每家企业平均参与技术并购的企业数在1~2家(1.49);在联盟层面,加入国家级联盟数平均为0.109,加入区域级联盟数平均为0.150;同时,样本中的企业最多加入4个不同的区域级联盟,最多加入8个国家级联盟;企业加入产学研联盟中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数平均为0.887,产学研联盟中最多包含53个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园区层面,从园区成熟度来看,有58.9%的企业处于成熟园区,所占比重最大;38.8%的企业处于成长期园区,所占比重次之;园区的平均行业聚集度为0.499,而其标准差为0.08,说明不同园区之间的行业聚集度有较明显的差异。

图4.1 基本信息统计

在园区中,有35.1%的企业为国企,说明园区中非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国有企业也占有重要的市场地位;园区中企业平均得到的政府资助金额为2 503.676千元,其中受到政府支持最多的企业得到了831 344千元的资助,表明政府对于科技园区中的企业帮扶力度很大,努力促进园区中企业的成长;园区企业平均年龄为12.302,标准差为8.737,年龄最大的企业成立时间为65年,这与科技型企业平均年龄较小的特征相吻合;园区中,64.4%的企业所在行业为制造业,所占比重最大;29.9%的企业所处行业为服务业,所占比重次之;企业平均申请专利数为19.732项,其中12.494项为发明专利,体现了园区中企业较高的创新能力;企业申请专利数的标准差为98.744,其中发明专利的标准差为70.636,说明不同企业之间的技术能力差异较大;技术能力最强的企业申请了2 986项专利,其中2 441项为发明专利;企业的平均产品销售额为383 442千元,其中平均新产品销售额为270 034.4千元,占总产品销售额的70%以上,表明在科技园区中企业的销售增长主要依靠新产品的研发。

表4.2 模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