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空间评价单元及评价时段划分
(一)评价单元划分
在关于“土地利用冲突”评价的研究上,一般选择的评价单元是行政区。事实上,由于这种单元选择所反映的结果单一,仅能代表该行政区冲突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原有的地表自然地理联系。因此,本研究选择以独立划分的空间格网作为土地利用空间冲突的评价单元,从而更多关注土地利用空间冲突的空间异质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充分保证单元内土地类型的结构与变化过程的完整性,避免研究区域的空间单元过于破碎化。
具体而言,将使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ressure-State-Response,PSR),对每个格网进行土地利用冲突指数计算,从而得到每个格网的独立数据。在此基础上,将格网数据空间可视化,并最终获得整个区域的研究成果。在格网尺度选择上,综合考虑数据类型、空间数据分辨率和软件计算能力等因素,通过反复模拟实验并参考相关文献(张珊珊,2019),最终确定采用等间距法采样,以2 km×2 km的空间格网对土地利用空间冲突单元进行划分,研究区共分为2914个土地利用空间冲突评价单元(图4-1)。

图4-1 研究区可视化空间格网
(二)评价时段划分
研究所使用的遥感数据包括1990年10月Landsat-5获取的TM影像、2000年9月Landsat-5获取的TM影像和2018年6月Landsat-8获取的OLI、TIRS影像。选择此三个时段的主要原因在于,20世纪90年代初,精河县进入社会、经济及人口快速发展的时期,区域内耕地、林地和草地之间存在较多的相互转换。同时,该时段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开荒力度的加大导致耕地面积迅速扩大。因此,1990年和2000年的影像能够反映出精河县土地利用类型相互变化的特征。自2000年后,精河县城市建设和农业发展持续提速,但在国家实施建立艾比湖自然保护区及天然林保护等政策后,已逐步进入合理增长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