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蒸散发分析

第一节 土地利用蒸散发分析

精河流域绿洲特殊的地理位置塑造了其脆弱的生态环境,但其演变不是某一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人类活动加剧了自然环境演变的速度,并产生了一系列非人类意愿的不确定结果,直接影响了精河流域的经济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事实上,作为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精河具有特殊的地理、地质、气候以及水文条件。荒漠绿洲在大尺度荒漠背景基质上以小尺度范围存在(范锡朋,1991),以不同生物群落为基础,构成了相对稳定且具有明显局地水文循环效应的异质性生态景观。荒漠绿洲水文过程受限于水体总量,其主要特点表现在水分垂向交换,并占据主导地位(康尔泗等,2007)。荒漠绿洲是干旱区内陆水文过程的主要引用源,一般是通过地表水或抽取地下水维系农业生产灌溉,田间水分主要消耗于蒸散发和下渗(补给地下水)。确定精河绿洲蒸散发过程对研究其水文与生态相互作用、水文循环、生态系统管理以及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根据卫星遥感数据和气象站点的日值气象数据,以精河县为研究区域,基于地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数据,通过Penman-Monteith模型、SEBAL模型、SEBS模型,反演蒸散发量并分析蒸散发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和特征,以及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