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空间冲突时空动态特征分析
(一)三生空间冲突时间变化分析
本研究基于本章第一节来构建空间冲突测度模型,测算精河县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三生空间冲突综合指数(表6-7),并依据研究区实际情况对三生空间冲突综合指数值进行分级:弱空间冲突(0≤PLECI≤0.61)、较弱空间冲突(0.61<PLECI≤0.67)、中等空间冲突(0.67<PLECI≤0.73)、较强空间冲突(0.73<PLECI≤0.79)、强空间冲突(0.79<PLECI≤1),定量评价空间单元冲突水平(图6-8)。
表6-7 精河县三生空间冲突综合指数

1990年,精河县整体表现为中等空间冲突水平,中等及以下空间冲突单元总数占比达到76.76%。其中,较弱空间冲突单元总数最高,为1490个,以面状分布在精河县东北部及中部生态空间;弱空间冲突单元总数最低,为222个,集中分布于艾比湖湖区;中等空间冲突单元总数占比为19.75%,主要分布于生产生态空间北部地区、精河县东南地区生态空间与生态生产空间交界处;较强空间冲突和强空间冲突单元总数占比为23.24%,主要分布于生活生产空间及其与生产生态空间交界处、南部地区的生态生产空间。

图6-8 精河县三生空间冲突布局
2000年,精河县空间冲突综合指数较1990年小幅度增加,增加值为0.002,空间冲突水平依然处于中等偏弱冲突。弱空间冲突和强空间冲突呈现扩张趋势,空间冲突单元较1990年分别增加201个、270个。前者扩张空间主要以条带状分布在精河县县界处,后者扩张空间主要在各乡镇中心及精河上游附近,以团块状集聚。其余空间冲突类型出现不同程度的空间格局萎缩,其中较弱空间冲突的空间格局萎缩程度最高,这是由于精河县东北部生态空间沿河流、沿道路空间冲突水平上升;另外由于精河县南部冲突水平大幅上升,部分空间单元转换为强空间冲突,导致中等空间冲突和较强空间冲突单元总数占比下降。
2010年,精河县空间冲突指数较2000年下降,整体呈现出较弱的空间冲突水平。从空间单元数量来看,弱空间冲突、较弱空间冲突、中等空间冲突、较强空间冲突单元数量相较于2000年有所增加,表明这三类冲突类型在这10年里呈现扩张趋势;强空间冲突单元数量较2000年减少一半,表明精河县2002年启动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保护政策有了明显的效果。从空间分布上看,精河县南部以中等及以上空间冲突为主,强空间冲突多位于生态空间与生态生产空间、生活生产空间和生产生态空间交界处。
2020年,精河县空间冲突指数进一步下降,中等及更弱的空间冲突单元数量占总单元数达到78.55%,较强空间冲突和强空间冲突单元数量持续减少,占总冲突单元数比2010年减少3.56个百分点。从空间分布上看,弱空间冲突向生产生态空间蔓延,并在托托镇以南的地区以团块状集聚;较弱空间冲突相较于前几期,分布出现破碎化,以团块状集聚在精河县北部木特塔尔沙漠、艾比湖周边,以及生产生态空间以南的旦达盖沙漠等;中等空间冲突则沿河流、道路以条带状分布,部分出现在生态空间与其他空间类型的交界处;强空间冲突分布于各乡镇及生态生产空间,多被较强空间冲突包围。
总体而言,1990—2020年精河县空间冲突水平在前10年呈增高趋势,后20年呈下降趋势。其中弱空间冲突单元数量占比呈增加趋势,空间格局扩张;中等空间冲突单元数量占比呈波动增加趋势,空间上由集中分布在生产生态空间和精河南部生态空间,转为沿河流、道路以条带状分布,或分布于生态空间与其他空间类型的交界处;较弱空间冲突、较强空间冲突、强空间冲突呈波动减少趋势,前者由以面状分布在研究区生态用地,转为以团块状破碎分布;较强空间冲突与强空间冲突,随着精河县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开始向整个县域范围分散分布。
(二)三生空间冲突空间动态变化分析
对于精河县三生空间冲突类型空间变化,可分四个阶段计算其速率(表6-8)。
表6-8 研究区三生空间冲突类型空间变化速率 (单位:%)

注:IRL、TRL、CCL分别为三生空间冲突类型的新增、转移和变化速率。
结果表明,1990—2020年较强空间冲突与强空间冲突空间变化最为活跃,空间变化率分别为8.21%、8.50%;活跃度最低的是较弱空间冲突,其空间变化率仅有2.77%。1990—2020年弱空间冲突的新增速率最大,并且是转移速率的7倍之多,属于高速扩展型;较强空间冲突与强空间冲突的转移速率均大于新增速率30倍以上,属于高速衰退型。
具体来看,1990—2000年精河县三生空间冲突变化最活跃的是较强空间冲突,其空间变化率为18.45%。弱空间冲突与强空间冲突的新增速率分别约是同期转移速率4.40倍、3.50倍,属于高速扩展型;较弱空间冲突、中等空间冲突、较强空间冲突的新增速率均低于同期转移速率,属于衰退型,其中较强空间冲突衰退程度最高,转移速率约是同期新增速率98倍。
2000—2010年,精河县三生空间冲突变化活跃度较上一阶段减弱,空间变化最活跃的空间冲突类型是较强空间冲突和强空间冲突,其空间变化率分别为15.55%、15.44%;空间变化活跃度最低的为弱空间冲突,空间变化率为0.89%。这一阶段各空间冲突类型均有着不同程度的衰退,其中,衰退程度最低的弱空间冲突转移速率是同期新增速率的2.71倍;衰退程度最高的较强空间冲突转移速率是同期新增速率的18.08倍。
2010—2020年,精河县三生空间冲突变化活跃度较上一阶段增强,空间变化最活跃的空间冲突类型是较强空间冲突,空间变化率为19.51%;空间变化活跃度最低的是较弱空间冲突和弱空间冲突,空间变化率分别为5.22%、5.64%。这一阶段的弱空间冲突表现为高速扩展型,其新增速率是转移速率的6.32倍;其余空间冲突类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衰退。其中,衰退程度最高的较强空间冲突转移速率是同期新增速率的16.04倍;衰退程度最低的较弱空间冲突转移速率是同期新增速率的4.66倍。
研究区三生空间冲突的空间变化率指数如表6-9所示。结果表明,1990—2000年中等空间冲突的空间变化最为明显,变化率指数达3.02%,说明中等空间冲突与同期其他空间冲突类型转化幅度最大,变化最为剧烈;较强空间冲突次之,变化率指数为2.84%,弱空间冲突变化最弱,变化率指数仅为0.82%。
2000—2010年,中等及以上空间冲突的空间变化最剧烈,变化率指数分别为2.25%、2.34%、2.61%;弱空间冲突与上一时段一致,仍是空间变化最弱的空间冲突类型,其空间变化指数仅为0.13%。
2010—2020年,中等空间冲突变化最为明显,空间变化率指数达到3.86%,较强空间冲突次之,空间变化率指数为3.19%,弱空间冲突变化最弱,空间变化率指数为0.81%。
从前后三个时段可看出,除弱空间冲突空间变化率指数波动减少以外,其他空间冲突类型的空间变化率指数均不同程度的波动增加,说明弱空间冲突与其他空间冲突类型之间的转化频率减弱;较弱空间冲突、中等空间冲突和较强空间冲突与其他空间冲突类型之间的转化频率持续增加,空间动态变化突出;强空间冲突相较于前三者与其他空间冲突类型之间的转化频率较低。
表6-9 研究区三生空间冲突的空间变化率指数 (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