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自序

德弥大者,常存乎好生之心;志弥广者,每切于立言为教。在上世则有伊尹,逮后汉乃见张机。祖述神农之经,发明黄帝之道。虽然术至通神之妙,在乎知虑以为先;药至起生之功,必因精能而后效。天无弃物,非人莫知所能;人有常心,非道莫知所适。凝神自悟,触理皆分,故能赞益天机,悉体阴阳之变;深穷造化,博极生死之源。候色验形,自契一时之理;刳肠剖臆,难传后代之精。至于汤液除疴,砭石起死,必当研穷性味,斟酌浅深。治理在于君臣,协攻资乎佐使。方书之行,其来尚矣。而人犹不能刻意研求,专心致志,撄邪抱病,则束手无能;制疗处方,则委身纰缪,余窃悲之。于是采古人之绪余,分病证之门类,别其疑似,定其指归,阴阳既明,虚实可考。若能按图求治,足以解惑指迷,虽未起死回生,庶几扶危拯困,故号曰“全生指迷”,以崇大伦之道焉。考成王贶子亨序。

【校注】

①弥:尤。

②切:贴近,近。

③祖述:效法、遵循。

④发明:阐发、说明。

⑤知虑:智慧和谋略。知,“智”的古字。

⑥非:除非。

⑦莫:没有谁。无指代词。

⑧常心:恒心。

⑨适:往,归向。

⑩触理皆分:意谓领悟真相就会明辨事物。分,明。

⑪ 赞益:帮助。

⑫ 穷:穷尽。

⑬ 造化:本指创造化育万物的自然。文中指自然之理。

⑭ 极:穷尽。

⑮ 契:契合。

⑯ 刳( kū 枯) :剖挖。

⑰ 起死:使死去的人复生。

⑱ 资乎:借助于。

⑲ 尚:久远。

⑳ 而:博古斋本、千顷堂本皆作“有”。

㉑ 刻意:用心。刻,深。

㉒ 撄:触犯。

㉓ 纰缪:错误。缪,通“谬”。

㉔ 庶几:或许。

㉕ 大伦之道:本指封建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此指济世救人之功。

㉖ 成:博古斋本、千顷堂本皆作“城”。成,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