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2 脑力魔法师“苏神”的诞生

专栏2 脑力魔法师“苏神”的诞生

大家好,我是苏泽河。“最强大脑”不是神,我们只不过是通过了一定的训练,能够熟练运用技巧,并不是天生的记忆高手。大家一起训练的时候就喜欢调侃,把成绩好的人叫作某神,如“甘神”等,这也算是一种对成绩的肯定吧。

误上贼船

2017年1月20号第四季《最强大脑》第三期播出,我在节目里挑战“最忆是江南”项目,项目规则是6分钟时间内记忆30个舞蹈演员和对应的30把油纸伞。所有演员编着同样的双辫,穿着同样的民国旗袍,根据歌曲舞蹈,并不断转动油纸伞和变换队形,最后由评委挑选出其中两个舞蹈演员,我通过观察两位的长相,从折叠的30把伞中找出对应的油纸伞。最终我挑战顺利,成功晋级。节目组会给每位晋级选手取对应的称号,由于我在挑战项目前变了个小玫瑰花魔术,所以给我取名叫“脑力魔法师”。

2016年4月,我在犹豫整整一个月后下定决心,瞒着家里人,只身去往武汉学习,专心训练备赛。那是一个21天的训练,我是请了假去的,原以为21天后自己就能达到记忆大师水平,然后就可以回到工作岗位继续边工作边训练等年底比赛,结果全然不是。学习结束后,我才发现一切只是刚开始,犹豫一个星期左右之后,我发微信向领导辞职,编辑好久的文段发出去后只收到了一个字的回复“好”,也就是在那一刻,记忆训练这条“贼船”我是不得不上了。

那会儿正值武汉多雨的季节,每天淅淅沥沥的,就好像老天也了解我的心情一样,很是配合地在那几个夜晚都下雨。过去是回不去的,“一步一脚印,每步路都算数”,我那时候常常在睡觉前这样自我鼓励。

2016年4~12月,我在这个大火炉中四处寻找地点,也就是用来记忆的桩子。一群人拿着手机对着各种地点实地拍摄。

那时我们租住在武汉大学旁边的东湖村,一开始两人同租,到后面三人挤一间,虽然每天都过得很简单,吃饭训练休息、训练吃饭睡觉,却是很让人怀念的一段时光。

或许正是我们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每天的生活即使再单调,也是充实而有追求的,这也是我人生中很宝贵的一段经历。

结缘《最强大脑》

2016年8月香港记忆公开赛,这是我人生中第一场记忆比赛,说实话紧张到不行,前两个项目比得怀疑自己、怀疑人生,怀疑自己做错了决定,走错了路,怀疑几个月的训练。转机出现在长时项目记忆的时候,慢慢进入状态了,记忆抽象图形15分钟项目,也获得了全场第二的好成绩,最终十项总成绩全场第七。这场比赛结束后,我才发现有《最强大脑》的导演在现场挑选选手,前十名选手都被叫过去填报名表,并且当场录制面试视频。

录制面试视频时,我说自己有两个兴趣,一个是学习记忆,一个学习魔术。还没说下去,导演就让我在镜头前表演个魔术,我表演了个手机心灵感应的魔术,就顺利地录完了面试视频。再后来是几个月里去南京的几轮测试。我之前一直认为得拿大师证才有可能被相中,没想到第一场比赛就被选中,不过后来也算是通过了层层的测试才留在了《最强大脑》舞台上。

起初拿到“最忆是江南”这个项目的时候,我真的是一头雾水。一把旋转的油纸伞,要我记住伞面上的图案……我们在天台测试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十几个人各拿一把伞,有的编导甚至把伞转得飞快,压根儿看不清伞面。理论上,眼睛跟着飞驰的车走,是能看清车里的情况的,但是如果车速太快就跟不上了,油纸伞的转动也是一样。演员在转动伞,速度过快,就什么都看不清,即使看清了,也还得捕捉细节去记忆特征点。

从一开始的无从下手,到慢慢在脑海中琢磨出记忆对策,这个过程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随着项目的沟通完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第一次测试的伞面上还有很多不同诗句可以作为特征去区分,后来导演把上面的字全统一成“香远”两个字,我完全没法“取巧”了。

这个项目最大的困难点在于所有伞最后要合上,而我需要通过仅剩的细节倒推整个伞面。我的最终策略是只去记忆合上之后会出现的部分细节,也就是去捕捉转动伞时伞骨架上的小部分图案作为特征点记忆。说起来可能有点难以理解,就是眼睛跟着伞转动,看伞骨架上的部分图案,再加上大致的位置去进行编码记忆。编码就是把记忆那部分想成具体的事物,比如最后评委挑选的两名演员,从脸形看一个比较圆编码成圆饼,一个是方形脸编码成方砖,对应的伞编码分别是双胞胎和筷子,于是建立联系就有了双胞胎抢饼和一双筷子夹方块这样的“故事”。正是这样的记忆策略让我顺利通过了这项看似不可能的挑战。

泪洒中国赛&圆梦世界赛

2016年8月,我比完香港赛回武汉反思改进。我平时能达到5000多分,这次却仅得4610分,这次失利让我意识到比赛不仅是技术的较量,也是心态的比拼。

10月武汉城市赛,正式锦标赛的第一场比赛,如果说香港赛只是练练手,那这次就有种练兵已久,战士上战场的感觉。广州和武汉,都是比赛人数多、高手多的赛区,虽然当时对自己有把握,但是当我真正拿到赛区总冠军的时候还是很激动。10个项目拿到了8个项目金牌,总分6052。

11月我以城市赛全国应届排名第一,晋级中国总决赛。因为成为IGM的高手可以不用参加城市赛直接报名中国赛,而且有众多《最强大脑》选手参加,所以中国赛就是国内选手真正较量的舞台。我的目标并没有多高,稳稳发挥晋级世界赛就行。但比赛当天,我还是经历了情绪的跌宕。所幸我最终战胜了压力,决定放手一博。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完全放下了反而让你发挥得挺好,我拿到4个项目金牌,总成绩排名中国总决赛第二名,超出了预期。

2016年12月的世界记忆锦标赛在新加坡举行,首次出国的我无比兴奋。《最强大脑》节目录制在世界赛前一个礼拜,录制完节目就马上飞往新加坡。本以为自己一个星期不训练成绩会有影响,所以我想的是稳住拿到记忆大师荣誉证书就行,在没有给自己压力的情况下比完3天的世界赛,超常发挥,总分达到7088分,还获得了单项抽图项目的世界记忆冠军,并打破了世界纪录,10项总成绩排名世界第三,顺利拿到国际特级记忆大师(IGM)终身荣誉称号,还和黄胜华、刘会风两人一起帮助中国队时隔5年再次获得国家团体冠军。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再次征战的2017年

2017年初,随着《最强大脑》节目的播出,认识我的人慢慢增多,很多小选手都说要以我为榜样,让我感到有点惭愧。征战2017年的记忆锦标赛,我一边自己训练,一边带学员训练,负重太多,给自己的压力有点大,不像2016年那样轻松。

2017年是参加比赛最多的一年,辗转国内外参加比赛。

8月,首届亚太记忆公开赛,打破抽象图像、马拉松扑克世界纪录,拿到总冠军;

10月,第一届香港全球友谊赛,打破快速扑克世界纪录,拿到总冠军;

11月,中国赛不参与排名,打破快速数字世界纪录;

12月,世界赛全场第三,拿到抽象图像金牌、历史金牌、快速数字银牌、快速扑克银牌,但没有破纪录。

身为选手奋战第二年,最好成绩保持了几个中国纪录、两个世界纪录(抽象图像和快速数字),在亚太赛后排名中国第一,全球历史总排名世界第五,也很荣幸能够受到越来越多选手的支持,连续3年当选为脑力锦标赛中国形象大使。

竞技不止,所有成绩都只是暂时的。2018年的世界赛刷新了5个项目的世界纪录。这也是我停赛的一年,作为嘉宾给大家分享那场比赛,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才发现长江后浪推前浪。竞技技术在快速发展中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大神,我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选手去挑战并征战这片沙场,相信我们这一代人不管是在竞技比赛还是其他实用方面,都能把记忆术传承、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