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邹璐建
大家好,我是邹璐建。从小到大要说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也确实有一些,如田径、篮球、武术。但和记忆法相比,这些爱好只能说是感兴趣而已。我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因为一件喜欢的事情而不停地去琢磨、研究、探索,甚至于多少个梦中都会梦到自己在训练记忆法。回想起多年前的一场讲座,不由得感叹,得是多少的巧合凑在一起才能让自己找到一份喜爱的事情。
时光荏苒,距离2015年那场讲座也有7年的时间了。但我依然记得讲座那天既兴奋又遗憾的心情;兴奋是因为学校请来了王峰老师,遗憾的是自己没能去听那场讲座。如果那天的讲座时间没有和选修课时间冲突,我想我一定能占到一个好位子听王峰老师讲座。后来托朋友买到了王峰老师亲笔签名的书,我感到十分庆幸。因为如果没有这本书,我还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找到一件自己热衷的事情。
读书那会儿我对阅读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翻开这本记忆书,我竟然能一口气看完。这太神奇了,那种兴奋的感觉就如同伯牙子期相遇一般。不满于此的我开始不断地搜集有关记忆法的资料和书籍。也正是此时,我看到了“世界记忆大师”的资料,得知全球获得“记忆大师”荣誉称号的人数不到300人。
一开始,我对于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称号的人的态度是既羡慕又不以为意的。但当我投身于此之后,我才发现,为了一枚奖牌,其背后付出的努力多么令人饮佩。
我开始训练的时候,目标是在18岁生日前拿到“世界记忆大师”的称号,作为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但由于粗心,我竟是在贪睡中完美地错过了比赛时间。当时我已经克服了种种困难,包括蜗在楼梯间训练、面对众人的不理解和怀疑,对自己的训练成绩颇为沾沾自喜了。所以,当我知道自己竟然意外错过了比赛时间时,失落在所难免。
这给我留下了一个小遗憾。但我经过心态调整,知道与其放弃而更加遗憾,不如再准备一年,以更好的成绩回报自己的努力。于是,第二年我终于通过层层比赛,披荆斩棘地拿到了大师证。
同年,中国队也拿到了团队冠军。作为其中一员的我,感到无比自豪。此时,我已经完全改变了对于“世界记忆大师”的心态。我不再羡慕,却依然热爱记忆训练;我不再不以为然,因为我了解了其背后的艰辛。“很多时候我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有些事情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不敢去尝试”。
我一直觉得自己无比幸运,能够找到一份热爱的事情,也希望各位能够找到令自己热衷的事情,并且为之奋斗。祝福大家早日找到并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