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张兴荣
第九章 顶尖记忆大师们的成才之路
第一节 胡嘉桦[1]
2014年在《最强大脑》的影响下,我萌生了学习记忆法的兴趣,并开始在网络上自学记忆法。那一年中考之后,我在家附近的机构报名了一对一学习记忆法,花费相当高。可上了几节课之后,我发现老师讲授的内容和自己在网络上看到的内容并没有太大差别,因此停止了课程。而学习记忆法的热情随着《最强大脑》播出的结束和欢乐的暑假渐渐淡忘。
直到2015年,《最强大脑》第二季播出,我又重新点燃了学习记忆扑克牌的热情,每天中午在宿舍练习记忆扑克牌。我重新在网络上寻找练习资料,并找到了一个教授记忆法的公益QQ群,在里面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也交到了很多朋友,还知道了世界记忆锦标赛的存在,知道了参加比赛达到对应的标准就可以成为记忆大师。
在了解过后,我决定报名参加2015年的世界记忆锦标赛广州城市赛。当时我对除了记忆扑克之外的项目全都不了解,由于假期的惰性,在当年8月我才开始记忆数字编码,并渐渐开始练习其他项目,可以说准备很不充分就参加了那一场比赛,没想到一路顺利晋级到了世锦赛。
在那一年的练习之中,随着我的成绩不断进步,为了找寻一种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优越感和自豪感,赢取他人的赞赏,我开始盲目追求记忆速度而完全忽视了准确率,也正是因此,我的基本功变得相当不扎实。直到比赛开始,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虽然有及时做出调整,但已经为时太晚。在最后的比赛中,因为一些小失误,我和“记忆大师”失之交臂。虽然相当沮丧,但是那一年我赢取了父母的支持,结识了很多拥有共同兴趣的伙伴,增长了见识,我这样一个原本很不擅长说话的人,学会了主动和外界交流。
2016年因为高考的缘故,我仅参加了香港记忆公开赛就暂时离开了记忆圈,直到高考结束之后才重新开始比赛之旅。恢复训练一个月之后,我参加了高考后的第一场比赛,然而比赛结果和我的预期相差甚远。由于太久没有练习,我还没办法一下子找回记忆的感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和几个小伙伴进行了为期20天的封闭式培训。随后开始了2017年的参赛之旅,去圆两年前未完的那个梦。和上一次相比,这一年我是幸福的,身边有了并肩作战的伙伴,3年的沉淀也令我在比赛中开始渐露头角,拿下了越来越多的奖项,我的目标也渐渐从IMM变为IGM。可惜年少气盛的我却因此而膨胀,在中国赛之后不愿意进行过多的训练,导致在最后的世锦赛上发挥失常,最终仅仅拿下了IMM。
2018年,我在我的学校建立了记忆协会,并且人生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去日本、新加坡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比赛,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绩,拿到了亚锦赛的总季军。在2018年的中国赛上,我第一次在比赛中达到了6000分,快速扑克进了20秒之内,成为我少年时期心目中高手的样子。可是同样的剧情又再次上演,膨胀的自信心使我在那一年的世锦赛上再一次遭遇滑铁卢,最终比出了全年最差的成绩。
2019年,我带领了学校记忆社的成员在暑期进行了封闭式的训练,并在8月开始了当年的参赛历程。这一年取得的成绩无疑是5年中最好的。我拿下了许多的全场冠军,其中也包括一个全国总亚军,成绩也从未低于6000分,甚至在澳门公开赛中,第一次发挥出来7000分以上的水平。可惜在那一年的世锦赛前我生了一场重病,在世锦赛上再一次遭遇滑铁卢,仅仅拿下了GMM。
在2019年的时候,我立下了我要连续参赛10年的誓言,2020是我的第6个年头,我从最开始因为好玩接触了记忆法,到后来的为了拿下记忆大师称号而训练,再到后来为了成为世界顶级的记忆选手而努力,又回到了如今的因为热爱而练习。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一直保持这一份对记忆比赛本身的热爱,而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第二节 石彬彬[2]
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关在房间里,坐在电脑前,静静地敲出这段文字,回首我的记忆之旅,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实验员,变身成为记忆界小有名气的“石神”,其实有点奇幻。
我从小在河北农村长大,属于那种很内向、有些愚钝的孩子,说得好听点叫大智若愚。五六岁的时候,妈妈在家教我数学,我怎么也学不会写数字4,被打了好几天,因此不喜欢上学,7岁才肯去上幼儿园,还经常逃学。
我的记忆力在同学当中算是比较好的,从小学到初中一路很顺利,成绩一直处于上游。这一时期,我最喜欢异想天开,整天幻想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
初一入学的时候,因为个子矮所以坐在第一排,因为我们那时候小学是不学英语的,所以初中第一次接触英语,怎么也不开窍。当时的班主任就是英语老师,他让我妈妈每天给我听写单词。而我记单词特别快,这一招对我很管用,到第二学期的时候我的英语成绩就进入班级前三了。
初二开始,我的成绩进入班级前5、年级前30了,一直到初三,都很稳定,顺利考入高中。
高中三年的经历好多,许多痛苦和美好的回忆都深深印刻在我脑海里。高一我分到了文科班,但所有学科都要学习,高一结束时才会让我们自行选择文理科。高中学习压力重了,不过我们学校的管理是比较松的,适合我的性格。因为我的记忆力好,所以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整个年级五百多人,我轻松拿到了年级第4、班级第3。那个时候我偏科得厉害,喜欢理科,讨厌文科。
就在这时候,又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非典”来了,来得太突然,学校就被迫停课了。
这次停课一共持续了接近两个月,回到学校时已经快6月了,我们又开始紧张地学习,学期结束分班时我选择了理科班。
高二开始学理科之后,我算是如鱼得水,都是我很有兴趣的学科,成绩自然也就不会太差了。高二分班后换了英语老师,竟然是我初中的班主任,他教英语很专业,而且也很有前瞻性,他对我们的口语、语法、听力、单词量都有严格的要求。第一个学期,他给我们组织了几次四级词汇考试,就是单纯地考单词量。考试前两周他把四级单词都打印出来给我们,让我们课余时间自由背诵。那次考试我至今记忆犹新,户外考试,200个单词,都是难度比较大的,给我们一个小时的时间写单词的汉语意思,全场我第一个交卷,用时15分钟,而且最后成绩是满分。那一次真的让我感受到自己的记忆力确实比别人好很多,尤其是在英语上。这个经历也让我对学习更加有信心。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出乎所有人意料,我竟然考了个年级第一,这是我高中第一次得第一,还得到了50元的奖励。后来一直到高三,我的成绩再也没有出过班级前两名。当然,高三后期也有一些浮躁,有段时间不爱上自习,迷茫,导致高考失利,最终只考上一个普通本科大学。
那个时候对报考志愿都不太了解,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以选择了一个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进入大学后,我依然最喜欢英语,英语四六级考试也过得很轻松。我养成了读外语报纸的习惯,那时候主要看《21世纪》,也看过很多古典名著以及英文原著。当时也有想过,以后从事英语方面的工作,但是又觉得自己跟英语专业的水平差很多,也就没再坚持下去。
2009年大学毕业后,我曾从事过亚麻油检测、酱油醋生产、生物基因检测、实验室科研助理等工作。因为我不善言辞,不通人情世故,只会埋头做实验,所以工作中并没有突出表现。职场失意也使我越来越内向,越来越自卑。
2014年年初由于在工作上实在看不到前途,我辞职离开了北京。那时正巧《最强大脑》第一季横空出世,里面有很多期都是关于记忆力的,它让我对记忆法萌生了兴趣,于是我找来了一些资料。通读了几十本图书之后,我了解了快速记忆的原理,也照着书上的方法,练练手。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间应该是我人生最迷茫的时候,毕业5年,换过4份工作,一直找不到方向。但事实证明,只要不放弃,人生总会迎来转机。7月的一天,我在网上投简历时无意看到了一个培训班招英语老师的职位,我就投了个简历。两天后我收到了面试通知。面试过程中老师和我聊得很投缘,后来顺理成章地,我就留下来开始任实习小学英语老师。这份工作持续了1年零1个月,这一年是我毕业以来最辛苦的一年。这份工作一般是周一休息,周二到周五在单位备课和试讲,周末两天上课。这个时期,我渐渐爱上了记忆训练,因此每天晚上我会训练一个小时数字和扑克牌。这个过程虽然很枯燥,但是持续的进步让我越来越有信心。
2014年10月的时候,我接触到了世界记忆锦标赛,由于当时自己训练时间太少,而且自学得很不系统,所以没报名第23届世界记忆锦标赛,不过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旦参赛,目标一定是冠军。
2015年是我努力沉淀的一年,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后训练一个小时,每天如此。经过一年多的坚持,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至少我自己比较满意,觉得可以参赛试试水了。
2015年9月,我破釜沉舟,辞掉了工作全力准备参赛。当时我记忆一副牌最好成绩已经达到19秒,5分钟也能记对480个数字,人名和词语项目虽然只练过有限的几次,但都已经接近当时的中国纪录,唯一缺少的可能就是比赛经验了。辞职后,我在家考虑了几天要不要找一些实战的机会,再三考虑后,我带着上班一年多攒下的钱跑到了南方和一群记忆爱好者一起集训,每天互相切磋交流。一个多月的集训让我得到了系统的提升,主要是规则和心态上的适应。当时集训队员中的很多位如今都成了记忆大师,也进入了不同的行业,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精彩。
2015年11月7~9日,我参加了天津城市赛,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十金。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赛前还是有些紧张的,因为当时看了一下其他选手的报名信息,有些选手填写的个人成绩是很不错的,我要拿冠军还是有些压力的。第二天比赛开始,第一个项目是人名头像,比完感觉状态一般,过了一会儿公布成绩的时候,我看到竟然排在第一位,瞬间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后面的项目我便有些信心了,因为我的强项都在后面。果然,接下来的比赛顺利了很多,每比完一项,我拿一项冠军,马拉松扑克牌是我最有可能打破世界纪录的项目,比赛前需要裁判帮忙洗牌,当时给我洗牌的是一个大姐,她一边洗牌一边笑着对我说:我今年手气可好了,祝你破纪录!可能就是这句话让我一下子放松了好多,等到这项宣布成绩的时候,主持人都很激动,全场都炸锅了。我初次参赛就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10分钟记住了7副零28张扑克牌。当时我特别激动,差点就泪洒赛场了。
两天的城市赛项目全部结束,我拿到了比赛十大项目10块金牌,同时马拉松扑克牌项目(10分钟)还打破了世界纪录,轻松拿到了海选赛天津城市赛冠军,总分6936分。这一成绩超过了历届很多中外高手的水平,我也成为这一届的海选赛全国冠军。当时海选赛的全国亚军成绩是5200多分。这场比赛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因为我之前从未做过10项模拟,我都不知道自己成绩有这么好。我开始有些期待后面的中国赛和世界赛了。
当我把拿到冠军的消息告诉家里时,电话那头,我妹妹一下子喊出来了,并大叫着告诉我爸妈。那一刻,我才真正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因为之前他们见我在房间里一个人整天闷头训练,还认为我疯了,现在他们终于知道,我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不但可以养活自己,还带给我许多荣誉。
城市赛的兴奋之后,我马上进入了紧张的备战,因为我知道更强大的对手在后面,有很多高手是没有参加海选而直接进入中国总决赛的,其中包括很多明星选手以及往届的全国冠军。我拿着奖杯奖牌回到家待了两天,便又回到南方集训了。
2015年11月29日~12月1日,第24届世界记忆锦标赛中国总决赛在江苏昆山盛大举行。这次我的压力更大了,因为这次面对的对手是来自全国三十多个赛区的将近600位高手,其中还包括好几位《最强大脑》的明星选手以及往届的全国冠军。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大赛,最大的对手就是那些明星选手中的几位。第一天的三项(二进制、马数、人名)比赛过后,对手稍微领先,拿到了二进制数字和马拉松数字两个金牌,而我拿到两银一铜,前两项都稍微落后。但我在人名头像项目中扳回来一百多分,总成绩只落后他几十分。第二天(抽象图形、快速数字和马拉松扑克)对手分别拿到金、银、银。我发挥不错,成绩分别是铜、金、金。在快速数字项目中,我拿到了当次比赛的第一块金牌,记忆了504个数,打平了世界纪录,马拉松扑克项目我也以0.31副的优势战胜了对手。这时候我的七项总成绩也反超了。第三天算是最激烈的一天,因为后面三个项目都非常重要,而且偶然性很大。随机词语是我的强项,结果我拿到了银牌,对手拿到了铜牌;听记的时候我状态不错,第二轮对了200个,拿下了金牌。下午的快速扑克是重头戏,第一轮我小心翼翼地保稳发挥,30秒全对。这一成绩已经不错了,基本算是单项前三名了,这样一来,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冠军终于落入囊中。
经过三天的激烈比赛,最终我以3金4银2铜的成绩拿下总冠军,而我们所有选手也一起创造了中国赛以来的史上最好成绩。这次比赛后,我一战成名,大家给了我一个新的名字:石神。
2015年12月份中旬,我代表中国队参加了四川成都第24届世界记忆锦标赛世界总决赛。这个比赛中我有两个项目是可以打破世界纪录的:第一个是马拉松数字,当时的世界纪录是中国选手王峰保持的2660个;第二个是马拉松扑克,当时的纪录是英国人老本保持的28副。结果在宣布马拉松数字成绩的时候,比赛的创始人托尼·博赞说同时有三个人打破了世界纪录,当时我心里一直打鼓:因为我预估的成绩是能打破纪录的。首先宣布的是铜牌的获得者,当他说到China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了一下,然后就听到他说:Shi Binbin,2800个数字。听完我有点沮丧,虽然打破了纪录,却只得了第三名。后面他宣布了第二名2992个数字,蒙古选手;第一名,美国选手Alex,3029个数字。对此,我心里有点小小的失望。
第二天,在马拉松扑克比赛前,我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稳住,发挥出我的最佳水平。比赛一开始我就进入了狂热的状态,全神贯注,飞速地翻牌、记忆。比赛中途我甚至都出汗了,赶紧把外套脱掉,继续快速地记忆。直到时间结束,我记完了31副牌,而且有29副牌是确定能得分的,剩下两副只有两张不太确定,但破纪录是没什么问题的。
第二天宣布成绩的时候,托尼·博赞先生兴奋地说:今天又有三个人同时打破了世界纪录,首先还是宣布铜牌,28副零4张,美国选手Alex;然后是银牌,28副零4张;挪威选手Oka;最后是金牌,第一名的成绩碾压了世界纪录,31副。当他说出:China, Shi Binbin时,全场都沸腾了,我站起来,向后面挥了挥手。那一刻,眼泪终于夺眶而出,因为我终于不仅打破了世界纪录,还拿到了一块宝贵的金牌。这也成了此次赛事中,中国选手拿到的唯一一块金牌。
最终,所有项目结束,我拿到了世界第五、中国第一的成绩。这就是我第一次比赛的神奇之旅。
这一年的比赛,我收获了很多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东西。站在国际赛场上,当各国选手向你投来羡慕和崇拜的眼神,当观众投以潮水般的掌声,那一刻你会觉得,所有的汗水都值得。2016年,我在工作之余每天还是会保持一个小时的训练。我相信每一个选手都有一个冠军梦,我也不例外,所以我决定要继续参赛。
2016年11月9日~11日,第25届世界记忆锦标赛中国总决赛开战。这是我第二次参加中国赛了,心情却还是有些紧张,因为2016年我基本没有参加任何比赛:虽然6月成功入选美国XMT决赛,是中国唯一被邀请的选手,但由于签证问题没能参加。8月的香港赛也因航班延误错过了。只拿了一个极忆杯线上比赛的冠军。一年没上赛场,心里不免有些没底,何况赛前还听说当年有几匹黑马实力不凡(其中就包括苏泽河苏神)。
我最终以3金3银2铜卫冕了全国总冠军,打破了一项世界纪录(10分钟记忆扑克牌8副18张),同时还获封“中国脑王”。作为这次比赛的最大黑马,苏神第一次参加中国赛就拿到了总亚军。
2016年12月16~18日,我在新加坡参加第25届世界记忆锦标赛世界总决赛。可能是由于第一次出国比赛吧,比赛期间状态很差,前面项目很多失误,最后的快速扑克项目更是两轮全错,与前三名失之交臂,最终遗憾获得世界第七名。
2017年,8月27~28日,我参加了广州首届亚太记忆公开赛。这次比赛我准备得很不充分,赛前我就没有什么信心。最终,我以不大不小的差距夺得了全场总季军,获得4金2银3铜,也是此次比赛获得奖牌数最多的选手。
2017年12月6~8日,第26届世界记忆锦标赛世界总决赛在深圳举行。这次比赛可以说是高手云集。为了这次比赛,我花了一些时间改变了之前的一些记忆方法和习惯,战术上也做了调整。比赛的第一场人名头像,我和一位蒙古选手都是99分,但我的正确率较高,得了铜牌。然后第一天下午的马拉松数字项目,我和一位蒙古选手同时打破世界纪录,都是3040分,后来经过裁判团的反复核对,我由于较高的正确率拿到了金牌。这两次险胜让我有一种感觉,这次比赛,运气似乎降临到了我头上,我有一种要得冠军的预感。二进制数字项目也是一样,我改进了方法,成绩比亚太赛的时候有大幅提高,拿到了一块铜牌。来自蒙古的双胞胎姐妹双双破了纪录,总分反超了我,但是差距不大。
第二天的比赛中,我第一次在历史年代项目中使用新方法,发挥还不错,记了131个,得分102分,拿到了全场第二名。快速数字项目共两轮,第一轮我记了536个,却错了两行,只得到456分,暂居第二。在我以往的经验中,第二轮的成绩从来没有超过第一轮,因为第二轮使用的地点桩效果稍差一些。但是我知道,我必须要有信心,所以我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全心投入,放空一切,争取打破魔咒。结果如我所愿,第二轮小爆发了一下,记了528个数字,只错了一位,扣了20分,最终得分508,拿到了全场冠军。抽象图形项目583分,拿到了成人组第二名。下午是马拉松扑克牌项目。比赛时,我记完30副后,又拿起下一副牌匆匆看了一眼,一般选手都会死记两张牌,但是我留心了一下,记住了四张。结果出来后,我就因为多记那两张拿到了成人组的铜牌。第二天比赛就这样结束了,我感觉自己还是比较幸运的,每个项目都拿到了奖牌。
第二天晚上换了一个新房间,结果晚上怎么也无法入睡。我起来拉上窗帘,关掉所有的灯,还塞上了耳塞,又坚持了几个小时,依然没有睡着。一想到第二天还有两个重要的项目,我就陷入深深的恐惧,那种失眠到绝望的感觉,我想很少有人能体会。
第三天比赛开始,共三个项目,第一场是随机词汇,这是我的强项,但是我当时的状态已经有所下滑,强打精神也只记了268个,最后得分262个,但也拿到了金牌。接下来是听力数字,状态更差了,一再小心翼翼,还是出错了,没跟上节奏,最终只对了110个。这个时候,前9项的成绩我还是领先的,总分比蒙古双胞胎姐姐高200多分,暂列全场第一。最紧张的是下午的快速扑克牌项目,因为越往后,我的精神状态越差了。一夜没合眼,我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第一轮开始后,我恍恍惚惚地记完,一拍计时器发现都50多秒了,不过勉强全对了。第二轮更紧张了,因为我知道好像对手第一轮都正确了,而且比我快。但最终我还是没有快起来,以37秒9的成绩结束了比赛。比赛结束时我有点心灰意冷,感觉可能要输了。
颁奖典礼进行的时候,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虽然主持人一直在念我的名字——前面8个项目,我拿到了8块奖牌。最后要颁发总冠亚季军奖了,果然如我所担心的那样,我是总亚军,最可惜的是与第二名仅有5分之差。
最终,蒙古双胞胎中的姐姐以8035分获得总冠军,我则以总分8030获得世界总亚军,同时打破了一小时数字项目的世界纪录(3040个),并成为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此次比赛我也是全场获得奖牌数最多的选手,3金2银3铜。同时我和苏泽河、李杨也帮助中国队再次拿到了团体冠军。2017年世界赛之后,我的官网排名上升到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五。这里需要提一下的是,2018年年初世锦赛组委会进行了新一轮的项目计分系数修正,我的官网成绩上升一位,排名世界第四。
现在回想起来,我对当时的失利也没有那么在乎了,因为人生终会有遗憾。我希望能把自己这些年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选手,帮助他们在记忆路上实现自己的梦想。近两年的世界记忆锦标赛中,中国选手展示出了非凡的实力,其中有几位新生代小选手潜力巨大。这是我们所有中国选手都期望看到的,同时也祝愿日后能有更多高手出现,带领中国记忆界走向更高峰!
第三节 邹璐建[3]
大家好,我是邹璐建。从小到大要说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也确实有一些,如田径、篮球、武术。但和记忆法相比,这些爱好只能说是感兴趣而已。我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因为一件喜欢的事情而不停地去琢磨、研究、探索,甚至于多少个梦中都会梦到自己在训练记忆法。回想起多年前的一场讲座,不由得感叹,得是多少的巧合凑在一起才能让自己找到一份喜爱的事情。
时光荏苒,距离2015年那场讲座也有7年的时间了。但我依然记得讲座那天既兴奋又遗憾的心情;兴奋是因为学校请来了王峰老师,遗憾的是自己没能去听那场讲座。如果那天的讲座时间没有和选修课时间冲突,我想我一定能占到一个好位子听王峰老师讲座。后来托朋友买到了王峰老师亲笔签名的书,我感到十分庆幸。因为如果没有这本书,我还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找到一件自己热衷的事情。
读书那会儿我对阅读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翻开这本记忆书,我竟然能一口气看完。这太神奇了,那种兴奋的感觉就如同伯牙子期相遇一般。不满于此的我开始不断地搜集有关记忆法的资料和书籍。也正是此时,我看到了“世界记忆大师”的资料,得知全球获得“记忆大师”荣誉称号的人数不到300人。
一开始,我对于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称号的人的态度是既羡慕又不以为意的。但当我投身于此之后,我才发现,为了一枚奖牌,其背后付出的努力多么令人饮佩。
我开始训练的时候,目标是在18岁生日前拿到“世界记忆大师”的称号,作为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但由于粗心,我竟是在贪睡中完美地错过了比赛时间。当时我已经克服了种种困难,包括蜗在楼梯间训练、面对众人的不理解和怀疑,对自己的训练成绩颇为沾沾自喜了。所以,当我知道自己竟然意外错过了比赛时间时,失落在所难免。
这给我留下了一个小遗憾。但我经过心态调整,知道与其放弃而更加遗憾,不如再准备一年,以更好的成绩回报自己的努力。于是,第二年我终于通过层层比赛,披荆斩棘地拿到了大师证。
同年,中国队也拿到了团队冠军。作为其中一员的我,感到无比自豪。此时,我已经完全改变了对于“世界记忆大师”的心态。我不再羡慕,却依然热爱记忆训练;我不再不以为然,因为我了解了其背后的艰辛。“很多时候我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有些事情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不敢去尝试”。
我一直觉得自己无比幸运,能够找到一份热爱的事情,也希望各位能够找到令自己热衷的事情,并且为之奋斗。祝福大家早日找到并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四节 张兴荣[4]
我的记忆法启蒙是在大学的时候。2014年年初我正在读大一,那时看了《最强大脑》第一季,极其震撼——人的记忆力怎么可以好到这个程度?!于是我开始在网上疯狂搜索关于记忆方法的信息。大量查询之后,我发现这种记忆能力是可以后天训练的,舞台上的表演者有一个共同的称号“世界记忆大师”,但当时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学习相关的课程,内心似乎对这个称号也没有太多的追求,也就没有想着去考一个,只是把心思花在了对自己学习有帮助的实用记忆研究上。开学之后,我兴冲冲地跑去图书馆搜索关于记忆的书。我清晰地记得当时看到这些书的感受——我感叹自己对书的认识太浅了,原来世界上还有介绍记忆的书。我沉迷于这些关于记忆的书,大概了解了记忆的方法。依稀记得当时看的书还有王峰老师的《记忆王子教你轻松记》,那也算是我的记忆入门书。
我从书中的案例总结出一点:记忆是需要联想力的。联想可以将很多看似不相关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看到其中一个,就能想起另一个。我在小学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联想力很好,所以我在学习记忆法的时候感觉很轻松,看完方法自己就能够实践。后来我在竞技记忆上取得了比较出色的成绩,也多少与此相关。我的记忆思维过程相对复杂,但是我的联想能力很好,能在瞬间完成很多联想,所以不仅记得稳,速度也不慢。我看书学习实用记忆方法之后,就开始在学习考试中有意识地应用。大学的时候,我几乎每门课成绩都在90分以上,很多记忆为主的科目都不用花费太多力气就可以考好,这和学习记忆方法有很大的联系。我过去就感觉自己记单词速度挺快,学了记忆方法之后,记得比以前更快了一些,主要是记得更牢了。
我真正开始决心参加竞技记忆是在2016年年初。当时我在想自己以后可以做什么、什么是我擅长又感兴趣的。我想到了记忆,这是我感兴趣,且有一定天资的领域。后来,我决定自己以后要在记忆这方面深入研究,拿到“世界记忆大师”称号——这个称号当时在我心中是至高的存在。我在网上报名了课程,真正开始系统地学习记忆法。也就是那时,我认识了任天杰、大天使等优秀的实用记忆法老师,也认识了世界记忆大师叶祥文老师。
2016年8月中旬,我去重庆跟随叶祥文老师训练,两个月后参加了重庆城市赛,以大概2400分的成绩拿到了总季军。后来在中国赛拿到了大概2700分,未能晋级当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赛。
回到学校后,我准备考研,但在过年期间,我突然听说2017年的世界赛会在中国举办,我思考自己应该考研还是准备比赛,5分钟后我下定决心——比赛。原因很简单,如果我参赛,我可以挑战自己的极限,如果我考上研究生之后再一边读书一边比赛,很可能达不到自己的极限。我自己也很想看看自己的极限在哪里。从小到大我自学过很多技能,乒乓球、书法、象棋等,都学得还可以,这次的记忆,我到底能达到什么水平呢?我不知道,但一定至少要拿到“国际特级记忆大师”。
2017年2月,我去武汉强战队训练,10个月的训练后,我拿到了“国际特级记忆大师”的称号。比赛结束,知道自己拿到IGM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开心,甚至比完赛第二天早上醒来,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平静。我想是因为我虽然实现了当初的目标,但是并不十分满意。我本应做得更好,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却没有做到。
所以我决定2018年继续参赛,目标很简单——中国总冠军。2018年的上半年,我训练得比较少,因为白天要带学生,不允许训练,只能晚上抽空简单训练一会儿。好在自己的水平也在这短暂的训练中慢慢提升了一些。8月我开始全身心训练,水平进步很多。当年10月区域赛的时候,我看到韦沁汝同学的成绩已经超过8000分,这是我最强大的对手。我的学生调侃我说,张教练你去参加中国赛就是顺手拿个中国冠军。其实在我心里,拿到这个冠军,很难、很难。
2018年中国总决赛,广州大学城体育馆,三天的比赛,我和韦同学你追我赶。我打破了抽象图形、半小时数字世界纪录,领先在前,但在15分钟词汇项目中,我只对了72个,优势化为乌有。直到比快速扑克项目之前,我们的总分几乎是一样的。赛前,我独自一人走到体育馆外面散心,对自己说,“人生的机会和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个冠军我会拿到,但如果真的输给了这个强劲的对手,也值得了。”
比快速扑克项目的时候,我非常自信,因为我在赛前的一段时间,每天都会测试一轮保稳,时间稳定在25秒内,总是能够全对,所以我知道自己肯定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比赛第一轮保稳,23秒全对,韦同学26秒全对,第二轮我俩冲刺双双失误,我也因此以3秒的微弱优势取胜,总分7691分,超越历届所有中国高手,问鼎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我的目标实现了!
我在2018年参赛的初心,就是获得中国总冠军,所以达到这个目标让我开心了两周。不过我也冷静下来,我的能力是有机会冲击世界总冠军的,于是我开始坚定目标,冲击总冠。可惜当时最后一段时间,马拉松数字感觉不对,2017年世界赛只记了2880个全对,马拉松扑克也极其不稳定。而为了冲击8000分以上的高分,我加快了快速扑克项目的记忆速度,想要稳定在20秒以内,但稳定性因此下降很多,即便是25秒,也难以保证全对。这也让我极为受挫。后来世界赛,我在快速扑克项目中正常发挥,两个马拉松项目却都发挥得并不理想,这也让我离世界冠军的目标越来越远,最终总分7500多分,位列全场第四,成人组第三。后来我反思了原因,大概是过于在意全国赛的成绩,专注于短时马拉松的训练,而忽略了长时马拉松训练。毕竟马拉松项目,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上来的。
2018年,全国冠军的目标虽然已经达成,但终极目标却没有实现。我想自己应该要在2019年努力争取完成世界冠军的目标。不过人生的机会有时稍纵即逝。事实证明,2018年世界赛是我离世界冠军最近的时刻。到了2019年,由于长期的训练,我已经对竞技记忆产生疲劳,无法再像以前一样亢奋地训练,有时候明显感觉自己虽然在训练,但是效率却不高。2019年,在马来西亚亚太记忆公开赛中,我的成绩虽然仅次于韦同学,拿到亚军,但是却发挥得一塌糊涂。2019年全国赛前期,我对训练充满了抵抗心理,但理智还是让自己继续训练了下去。我告诉自己,既然选择参赛,训练是唯一的选择。
2019年全国赛我第二次拿到了全国冠军,但在世界赛中,我的成绩并不好,甚至有些失常。对此,我的内心也可以接受,因为确实是太疲惫了。我慢慢可以理解为什么我喜爱的乒乓球运动员到了职业生涯后期有种英雄末路的感觉,也理解了我心中象棋的不败神话许银川、围棋石佛李昌镐后期战绩也是平平。人都是会累的,对于一个已经取得过很多骄人战绩的选手,在已经疲劳的情况下,如果内心没有坚定的前进方向,那是真的无法坚持下去的。即便是坚持,也无法像曾经一样高效,这大概就是竞技的残酷吧。虽然我只是个小众领域的佼佼者,无法和乒乓球、象棋的世界冠军相提并论,但个中道理,大抵相似。
[1]《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第三季选手,2019世界记忆锦标赛中国赛亚军,2019中国台湾记忆公开赛冠军,2019中国澳门记忆公开赛总冠军,已出版图书《不可思议的记忆秘诀》。
[2]国际特级记忆大师,第24届世界记忆锦标赛天津城市赛总冠军,第24届世界记忆锦标赛中国区总冠军,第25届世界记忆锦标赛中国区总冠军,并获封“中国脑王”,第26届世界记忆锦标赛全球总决赛世界总亚军。多次打破世界吉尼斯纪录并获得官方证书,3年时间比赛中共获得32金13银12铜。
[3]2016年国际特级记忆大师,2016年世界记忆锦标赛南昌城市赛总冠军,2017韩国记忆公开赛打破快速扑克中国纪录,2017菲律宾记忆公开赛总亚军并打破快速扑克中国纪录,2017马来西亚记忆公开赛总冠军并打破快速扑克中国纪录,2017第一届记忆九段总亚军并打破快速扑克中国纪录,2017世界记忆锦标赛中国总决赛总冠军,2017年世界记忆锦标赛打破快速扑克世界纪录。
[4]国际特级记忆大师,两届中国记忆总冠军,打破15min数字中国纪录,打破60min数字中国纪录,打破30min二进制数字项目中国纪录,打破英文听记数字项目中国记录。目前听记数字项目中国纪录保持者,打破30min随机数字世界纪录。目前世界吉尼斯记忆纪录保持者,连续2次打破抽象图形世界纪录。2018年第27届世锦赛中国赛总冠军,2019年第28届世锦赛蝉联中国赛总冠军。2018年12月官方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三。2018年12月世锦赛成人组总季军、团体总冠军。2019年亚太记忆公开赛成人组总冠军、团体总冠军。2019年第28届世锦赛抽象图形世界冠军、团体总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