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214261458-1-1-战时日本对华货币战》简介
《9787214261458-1-1-战时日本对华货币战》这本书是由创作的,《9787214261458-1-1-战时日本对华货币战》共有43章节
1
总 序
张宪文 朱庆葆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付出惨重的生命和财产的代价,终于取得伟大的胜利。 自19...
2
导 论
维持所发行货币的价值与地位,是一国经济实力的象征。全面抗日战争时期,法币维持其汇兑价值并于民间广泛流通,是国民政府具有抗战力的体现,也是其对手——日本军国主义竭...
3
一、 中国学界既有成果概述
早在全面抗战时期,我国学界已密切关注中日两国在货币金融战场上的角逐。至迟于1939年间,“货币战”这一概念已广为当时学界所接受。国民出版社所编《中日货币战》与马...
4
二、 日本学界相关研究概述
关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时期的货币战,日本学界已有相当丰富的研究。在战争时代,即有不少关于此问题的专著面世,如今有村忠男《中国新通货工作论》(26) 、斋藤荣三郎《...
5
三、 既有研究的价值、问题与启示
中国的对日抗战何以能够持久?日本的侵华战争又何以能够“以战养战”?货币战作为全面抗战时期两国经济对抗的主要形式,通过研究,我们不难从中发现诸多线索。抗战时期中日...
6
第一章 战时日圆金融圈的确立、扩张与解体
所谓“日圆金融圈”,指的是采用与日圆价值维系的通货制度,并以日圆而非黄金、美元、英镑等外汇作为跨国贸易结算货币的国际性区域,具有地理区域与金融体系相结合的双重构...
7
一、 东北币制本位问题与日圆金融圈的初步确立
19世纪后期,中国东北地区币制统一问题成为日圆金融体系对华渗透的首要目标。1882年,日本银行成为日本国家中央银行,发行银本位制日本银行券及辅助货币。1897年...
8
二、 “冀东券”“蒙疆券”与日圆金融圈向华北的扩张
迄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中国币制坚持采用银本位制,与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特点有关。然而银货一般用于贸易与汇兑,而铜钱在民众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由此现实中形成银铜双本...
9
三、 “联银券”的流通与战时日本对华北的金融统制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之前,日本策划成立的“冀东银行”、扶持的河北省银行,均是规模较小的地区性银行,两者因投入资本较小,发行货币量有限,难以满足日本军政当局统一华北货...
10
四、 军票工作与日本对华中华南的金融渗透
众所周知,“军票”是具有征集物资功能的特殊货币。西南战争时期,西乡隆盛军队发行的“西乡票”,是近代以来日军“军票”的雏形。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军政当局虽有意发行军...
11
五、 日本对华中伪币“华兴券”“中储券”的利用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军政当局对于华中沦陷区流通的法币持颇复杂的态度。华中既是日本及欧美列强经济势力集中之地,也是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政策较为彻底之区域。1938...
12
六、 东南亚货币工作与日圆金融圈的解体
本书主要考察抗战时期日本对华货币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对东南亚沦陷区的货币工作,严格来说并不属于本书的考察范围。然而,作为日圆金融圈最后的扩张阶段,东南亚货...
13
第二章 日本对华北的货币战——基于区域与微观视野的再考察
“华北事变”后,日本军政当局即筹谋于华北沦陷区内发行并扶植依附于日圆金融体系的傀儡货币。按华北驻屯军的方针,“将华北金融从华中华南分离,新设防止与新政权对立、纸...
14
一、 作为货币武器的“联银券”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推行货币改革,法币可自由兑换美元、英镑等外汇,具有较稳定的对外价值。全面抗战初期,法币在华北的流通额超过3.1亿元,成为商品交易的主要...
15
二、 察冀沦陷区内的货币战
上文虽然大致展现了日本军政当局将“联银券”作为货币武器的构想与实践,然而其中仍有一些问题有待我们作进一步思考。作为货币武器的“联银券”,逐步走向崩溃的推手是什么...
16
三、 山西沦陷区内的货币战
抗战全面爆发后,山西大部沦陷于日军之手,然而日军始终未能彻底占领全省。除日伪发行“联银券”“蒙疆券”外,国民党中央军、八路军、阎锡山军各持法币、边币、新旧山西票...
17
四、 山东沦陷区内的货币战
1938年2月“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成立以后,山东沦陷区内流入大量“联银券”,当地法币受到驱逐,民生急剧恶化。蒋介石致孔祥熙、翁文灏的电文即已提到这些危机,“现敌...
18
五、 河南沦陷区内的货币战
随着中日战事的扩大,河南成为国民党军与日军交战的前线。日伪在豫北、豫东沦陷区内发行大量“联银券”,对当地流通的法币构成巨大威胁,仅在安阳一带,“敌极力推行伪钞,...
19
六、 与华中交界地带的货币战
苏皖沦陷区包括皖北、苏北沦陷区,是华中与华北两大沦陷区交界地带。在徐州会战中,华北、华中日军对国民党军进行夹击,该地区因此成为法币、“联银券”与日军军票混合杂用...
20
七、 中共边区对货币战的应对
在战时中日货币战中,我们以往对中共边区发行的边币缺乏足够关注。中共边区发行货币之起源可以追溯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
21
第三章 华北国策会社集团与日本对华北货币政策
何谓国策会社?按一般定义,国策会社是日本在战时统制经济过程中设立的半官半民的企业形态。(1) 全面抗战时期,日本在中国沦陷区内设立了诸多国策会社,其特点是均与各...
22
一、 华北国策会社集团的形成
全面抗战爆发后不久,日军华北方面军特务部决定在华北沦陷区内成立一家综合性国策会社,以之控制华北经济命脉。(3) 1937年11月16日,日本内阁制定《华北经济开...
23
二、 “联银券”的第一次危机与日本军政当局的应对
日本将其对华北的货币政策视为对伪满货币政策的延伸。早在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前,日本军政当局已为之预谋,正如1936年11月朝鲜银行内部对此之认识:“此际日本乘满洲国...
24
三、 “联银券”的第二次危机与日本军政当局的应对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华北沦陷区内物价再度掀起狂潮。“联银券”与日圆价值脱钩问题再次成为日本经济界的热门议题。一方面,因军事开支过高导致“联银券”的增发与物价的腾...
25
四、 华北国策会社集团与当地银行的债务关系
关于华北开发株式会社等国策会社的资本问题,目前我国学界的研究成果十分有限,对于这些会社与当地傀儡银行之债务关系,亦少有涉及。(39) 战时日本经济学界即已发现,...
26
第四章 华中国策会社集团与日本对华中货币政策
全面抗战时期,以华中振兴株式会社为首的华中国策会社集团是日本军政当局在华中沦陷区内实行殖民统治的重要经济工具。以往我们对于这一企业集团的研究不太关注其与日本对华...
27
一、 华中国策会社集团的形成
淞沪会战结束后不久,日本军政当局开始考虑吸引本国资本家对华中沦陷区投资,以巩固日本对该区域的殖民统治。1937年12月,日本政府制定的《上海方面帝国经济权益设定...
28
二、 法币需给调节基金的设立与运作
全面抗战时期,以华中振兴会社为首的华中国策会社集团为日本在华中沦陷区内的殖民统治扮演重要角色。华中振兴会社成立之初,日本军政当局即对之寄予厚望,在物资供给与货币...
29
三、 日本军政当局对华中国策会社集团的指令
全面抗战初期,日本军政当局内部关于华中国策会社集团是否继续使用法币有过一场争论。文官和日商鉴于法币在华中沦陷区内的广泛流通,反对发行军票,认为“以国策会社为首的...
30
四、 国策会社集团内部货币使用情况
货币汇率的变动当然会对华中国策会社集团的经营与收入造成各种影响。以上海内河轮船会社为例,1940年从上海流入内地的物资虽然不断增加,但以4、5月为分界线,6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