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日本对华北的货币战——基于区域与微观视野的再考察
“华北事变”后,日本军政当局即筹谋于华北沦陷区内发行并扶植依附于日圆金融体系的傀儡货币。按华北驻屯军的方针,“将华北金融从华中华南分离,新设防止与新政权对立、纸币在财政上滥用的大众金融中枢机构,以此发行货币并统一通货”,将傀儡银行的设立视为“华北分离”工作的重要一环。(1)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内阁决定在华北沦陷区内设立一家“联合银行”,将其经营管理置于日方“强力内部指导之下”。(2) 1938年2月,“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成立,发行与日圆等值联系的傀儡货币“联银券”。日伪当局将“联银券”作为华北沦陷区内唯一的“国币”,通过《旧通货整理办法》等法规回收法币与各类杂币,由此揭开华北沦陷区内中日货币战的序幕。以往学界关于“联银券”与法币之争已有相当丰富的研究,然而对于中共抗日边区发行的边币对“联银券”的驱逐与抵抗,尚鲜有涉及。(3) 本文希望通过考察“联银券”在华北沦陷区内不同区域流通的具体情况,揭示边币在华北中日货币战中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