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发现期:亚欧非大陆之外的“崭新”世界
中国明朝的郑和和西班牙国王支持的哥伦布的远航事业都是发生在15世纪的伟大历史里程碑式事件,而且郑和舰队的航行甚至要比哥伦布舰队早87年。但是为什么哥伦布航行事件带来的影响要远远大于郑和的航行呢?因为人类主流文明,包括探险文化的积累、人类对全世界地理知识的了解,主要还是集中在欧亚大陆及非洲环地中海沿岸、非洲东西海岸,而1492年哥伦布的航行则把人类的视野一下子从旧大陆领向了中部美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和南北两极等新的地理空间。哥伦布之后,环球航行以及伴之产生的跨洲贸易、旧大陆向新大陆的大规模移民、西方海上列强特别是西班牙、英国在全球建立新的殖民地、随后就是殖民地国家逐步谋求并获得独立,从而根本上重塑、改变了世界人口、政治、经济和文化地图。
根据哥伦布本人留下的航海日记、远航途中给友人的书信、哥伦布之子赫尔南多·科隆关于其父的传记等材料编辑成书的《孤独与荣誉:哥伦布航海日记》,记录了出身于意大利热那亚的克里斯多弗·哥伦布(Cristoforo Colombo)如何获得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的支持,带领一支西班牙旗号下的舰队横越大西洋向西航行“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过程(当时他还以为他所抵达的加勒比海是中国或印度大陆外的海面呢),不过哥伦布前后四次(1492年、1493年、1498-1500年和1502年)航行所及的目的地,主要是中美洲东侧的诸群岛。
实际上,哥伦布并非欧洲第一个有记录的发现美洲的人,具有海盗血统的北欧维京人莱夫·埃里克森(Leif Erikson)早在公元1000年前后就已登上了加拿大和美国东北部的一些陆地,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早了差不多500年。但是埃里克森的北美之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根本无法与哥伦布相提并论,因此历史上也就没有留下多少痕迹。
继哥伦布“发现”中美洲一带的陆地并宣布这些地方为西班牙国王所有之后,步其后浪接踵而至的欧洲航海家、探险家相继踏上了北美洲、南美洲的广袤土地。就在哥伦布第三次航行加勒比海的时候,1499年,另一位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Amerigo Vespucci)跟随葡萄牙人的船队沿着哥伦布走过的航线来到南美洲,并测绘了南美洲东北地区的地图。回到欧洲之后他写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并于1507年出版,书中纠正了哥伦布误认为美洲为印度的说法,为欧洲读者绘声绘色地介绍了新大陆的地理景观和人文色彩。根据亚美利哥的游记资料,欧洲人修改了当时流行的世界地理教科书,并将这一片新大陆用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这才有了今天亚美利加、美利坚、美洲等地理名称的产生。
在整个地理发现期,前后进入美洲大陆旅行的著名探险家和征服者包括凯博特(John Cabot,1497)、欧亚达(Alonso de Hojeda,1499)、卡布罗(Cabral,1500)、科提-里尔(Gaspar Corte-Real,1500-1501)、麦哲伦(Megellan,1519)、科尔特斯(Hernan Cortes,1519-1526)、皮萨罗(Francisco Pizarro,1522-1535)、达·韦拉扎诺(Giovanni da Verrazano,1524)、洛埃萨(Loaisa,1525)、德·维卡(Cabeza de Vaca,1527-1536)、卡蒂埃(Jacques Cartier,1534-1542)、德·索托(Hernando de Soto,1538-1542)、科罗拉多(Coronado,1539-1543)、奥里兰纳(Francisco de Orellana,1541-1542)、贝里奥(Antonio de Berrio,1584-1591)、香帕兰(Champlain,1603-1615)、哈德逊(Hudson,1609)、斯科腾与勒·麦尔(Schouten and Le Maire,1615-1616)、丹卡尔兹(Jasper Danckaerts,1679-1680)、德·里维拉(de Rivera,1724-1729)等一长串名字。限于篇幅,这里对南北美洲大陆的地理发现、艰苦探索和血腥征服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与美洲大陆的被“发现”相比,欧洲人对大洋洲和太平洋的探索因为隔着中美洲的障碍,以及穿越南美洲与南极洲之间的海峡的困难,要延滞了200多年。海上的主角也由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意大利人逐步变成了英国人。1768-1779年期间,英国皇家海军的库克船长(James Cook)完成了三次穿越世界上最大的水体——太平洋区域的地理秘密的探索航行壮举,探索的范围从北极圈到南极洲,从澳大利亚到南部美洲。作为一名技术高超娴熟的航海家和地图测绘高手,他在考察广袤无垠的太平洋区域的十年间,对塔希提、澳大利亚、新西兰、马克萨斯群岛、夏威夷、复活岛、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等地,都一一登临考察并绘制地图。《库克船长日记:“努力”号于1768-1771年的航行》记录下了库克船长的第一次海上探索活动。
1772年库克获得批准进行第二次太平洋考察航行,次年实现了欧洲人第一次穿越南极圈的探险。1774年乘坐的船只抵达历史上从未记载过的低纬度热带群岛。1776年接受指令第三次出行,探索寻找途经北欧海域、能够与美洲等国家通航的西北通道。1777年探险队考察了新西兰、汤加、地理学会岛,1778年初库克发现了夏威夷岛,但不幸的是,1779年2月在与夏威夷土著发生冲突的过程中,库克船长被杀身亡。
库克船长的不幸去世,并未影响其后继者对南太平洋及其诸多岛屿的航行探索。菲利普(Arthur Philip,1783-1793)、德·拉帕鲁斯(Jean-François de Galaup de Lapèrouse,1785-1795)、布莱伊(William Bligh,1787-1810)、马莱斯皮纳(Alejandro Malaspina,1768-1794)、温哥华(George Vancouver,1790-1795)、弗林德斯(Matthew Flinders,1791-1805)等诸多航海家和探险者,真可谓前赴后继,奋勇向前,将太平洋上的与世隔绝的孤独群岛,与欧亚大陆上的繁忙热闹的世界,又重新连接了起来。
欧洲航海探险家除了在哥伦布带领下通过向西航行以实现与东方的联系目的外,他们也没放弃绕过南非继续向东以接近东方的努力。1497年葡萄牙探险家达伽玛(Vasco da Gama)绕过好望角找到了这条绕过地中海、红海的新的通向亚洲的航路,于1498年抵达印度的古里(科泽科德)。自此亦有大量欧洲商人和自然历史考察者经由好望角航路再次建立了与南亚和太平洋沿岸诸国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