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之爱,点亮孩子美好的未来

1.“榜样”之爱,点亮孩子美好的未来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孩子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的质量、陪伴和榜样的示范。”父母是一面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要想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父母就要在孩子早期成长过程中,成为他学习的榜样。当你用“榜样”式的爱教育孩子时,会点亮他美好的未来。

父母做孩子的“榜样”,不是为了让父母刻意地在孩子面前“表演”,而是在平时生活中自然真实地流露,真诚待人、礼貌处事,为孩子传递为人父母的教养和气度。

对孩子来说,父母榜样的作用是引领式的,能够成为他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父母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但很多人都认为这句话有歧义。

几年前,一位年轻的妈妈在微信上问我,如果她想让孩子将来考研究生、考博士,当科学家或作家,是不是当父母的就要先成为这样的人?

不等我回答,她又说:“我身边有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学习成绩却一般。还有一些教师家里的孩子,将来也没有当教师。我父母经商很成功,但是我对经商并不感兴趣,现在宁可做一个没有多大压力的全职妈妈。所以我觉得‘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在误导人。还有‘虎父无犬子、老子英雄儿好汉’都有歧义。”

我说:“如果像您这样理解这句话,好像人才就成世袭制了。想让孩子将来成才,父母就得先成才。”

她发了一个苦笑的表情符号:“我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觉得专家提的这种教育理念有问题。”

我如实说道:“这句话没有问题,是您理解有误。”

接着,我分析道:“父母要做孩子学习的榜样。首先,父母自己要明白孩子上学的目的。因为孩子从上学那天起,他并不清楚为什么上学。所以,父母要让他知道,学习文化知识,除了将来能有一份自食其力的事业外,更是为了明白做人的道理。”

她说道:“我们平时都会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别人才看得起。这么讲确实有点太笼统,说实话孩子也不明白。但至于具体怎么做,大人也不知道,只是看到其他父母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我们也就给他报班,随大流心里才踏实。”

我说:“如果父母想让孩子学习有出息,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用自己的行为做他的榜样。这种榜样是父母对生活的态度。比如,父母想让孩子将来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做体面的工作。那么,父母不只是口头教导他们好好学习,还要把自己身上具备的热爱学习、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等优点展示给孩子看。”

她恍然大悟:“哦,我懂了,父母给孩子做榜样,就是让他学习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好品质吧。”

英国心理学家希尔维亚·克莱尔说:“如果你自己都不准备去有所成就,你也不能期望你的孩子去做什么。”虽然辛苦养家的父母不容易,但那些为孩子做“榜样”的父母身上具备的勤劳俭朴、吃苦实干、艰苦奋斗等美德,还有他们在家庭中表现出的孝敬老人、关心家人的行为习惯,以及与人相处时保持的诚信、肯吃亏、凡事不计较、大度等优点。会让孩子心里觉得爸爸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人,能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爱父母、尊敬父母。

受父母榜样的感召,孩子在学习中或是跟他人相处时,会不由自主地模仿父母身上的优点。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还会把这种优点反复用在学习中,从中得出自己的体会。当他毕业后参加工作时,父母身上让他模仿的美好品质日臻成熟,有助于他积极乐观地对待工作和生活。

当父母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时,孩子会因崇拜父母而时刻牢记父母的教导,激励他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所以,父母教育孩子时要在言行举止上多加注意,让自己的“偶像”行为时时刻刻影响孩子。

家庭是孩子接触这个世界的连接点,他对世界的所有认知,皆来自家庭的影响。父母若给他无私的爱,那么他也会用同样的爱回报世界。孩子未来的人生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榜样”做得如何。

父母想让孩子好好学习、考高分,不需要天天在他耳边叮嘱,而是用你身上能够鼓舞他学习的“榜样”作用,来鞭策孩子。

曾国藩写给父母兄弟及儿女的家书,堪称家庭教育的经典教科书。从曾国藩的家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不但给儿女做出了好榜样,也给兄弟姐妹做出了学习的榜样。

曾国藩长年以国事为己任,使他无法亲自在家监督或是陪伴孩子成长。但他不管忙到多晚,哪怕是忙到凌晨,他都要坚持给家里人写信、给孩子写信,通过写信教育孩子。

在信中,曾国藩提倡勤俭精神,他对家人的要求是:“子女不能睡懒觉、不能积钱买田、不能穿华贵华美的衣服;子女不能训斥仆佣、轻慢邻居;子女在家要敬老爱幼,女儿出嫁后要尊敬公婆,不能仗势欺人;男的在家里要扫地、种菜,女的要做饭、织布。”

为了落实子女的教育,无论公务多么繁忙,曾国藩都要挤出时间看家书和子女的回信,时刻关注儿女是否落实了他倡导的教育理念。

在生活中,曾国藩通过言传身教,对孩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熏陶作用。

孔子说:“欲教子先正其身。”正是曾国藩的这些美好品行,才令他的兄弟和儿女视其为效仿的“榜样”。为此曾氏子孙坚持秉持“做人要正直,多读书以明理”的祖训,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调查显示,中小学生的偶像大多是自己的父母。所以,父母的榜样作用,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1)以孝为先

“孝”作为中华的第一美德,既是为人子女的责任,也能给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一个上敬老下爱幼的家庭,创造的必定是快乐和睦、温馨甜蜜的家庭气氛。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自然也会上行下效。

(2)勤劳善良

古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现代大部分家庭物质条件较好,即便如此,父母也应保持勤俭持家的优良作风,除了在食物上杜绝浪费外,还要用一种豁达和善良的态度待人接物,给孩子好的示范作用。

(3)善于学习

父母要养成爱学习、勤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不只是表现在工作中,在平时生活中处理问题时,也要理智对待,想办法解决。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父母要多想办法,多向他人请教。这种学习热情会感染孩子,当他在学业中遇到困难时也会模仿你的做法。

(4)热爱生活

心态决定生活状态。父母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态度,也会影响到孩子。不管生活中发生什么意外和变故,父母都要拥有阳光心态,微笑直面当下的困难和难关,并通过积极的努力来克服困难、渡过难关。耳濡目染,孩子也会用你的方式来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