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的兴趣,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

4.广泛的兴趣,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

有一个朋友问我,能不能写这样一本书,让孩子看了以后就会从电子产品中解脱出来。原来,她上初中的儿子只要一有时间,就抱着手机玩个不停。有段时间儿子脖子酸疼,他们带他到医院看病,医生说是因为他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导致的。

回来后儿子倒是不抱着手机看了,但是他改成在电脑上玩游戏。她提出让儿子把上网的时间用来看书时,儿子就会对她说:“天天看书,我觉得活着真没有意思。”

她说,每次看到儿子不是刷手机就是上网玩游戏时,她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导致她的血压也噌噌上升。一场家庭战争一触即发。

“我的要求就是孩子哪怕不学习,他做点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只要他不天天在电脑和手机上玩游戏,我就心满意足了。”这个朋友无奈地说,“孩子年龄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他天天对着电子产品,对他的身体真的是没有一点好处。”

相信她的话道出了很多父母的心声,让孩子放下手机,离开电脑,去做对他的身体有益的事情,或许是当下父母对孩子唯一的也是很高的要求了。

柏拉图说,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对于孩子来说,任何一项有益的爱好,皆来自他的兴趣。

不管是“天才”少年,还是在某一领域做出过出色成就的人,都是因为兴趣所致。一个兴越广泛的孩子,他会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试问这样的孩子,别说花费时间上网,就是父母要求他上网玩,他也没有时间。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堪称是古今中外少有的著作等身的“杂学家”。

小时候的张衡对这个世界充满热爱和好奇,这让他满脑子都是稀奇古怪的问题。他经常向父母提出各种奇怪的问题:人的影子为什么有时长有时短?一年中为什么会下雨会刮风?天上到底有多少颗星星……

面对孩子五花八门的问题,父母总是给予耐心的解答。对于难以解答的问题,父母就搬出家里的藏书,让他自己从书中寻找答案。

正是由于父母针对他兴趣的培养,为小张衡的好奇心插上了展翅高飞的翅膀。当他无法从大人那里获取到满意的答案时,他就抱着书读个不停。

渐渐地,喜欢看书成为他最大的兴趣,除了自学“四书”“五经”外,他还看了很多经典的书籍。他并不是死读书,而是把书中所学的知识用于现实生活的实践中,通过亲自试验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因为书看得太多太杂,又让他的兴趣增加了很多。他通过阅读天文方面的书而对星星感兴趣,一度成为“数星星”的孩子;他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地理方面的书,又对数学、机械、地理颇有研究;他通过阅读文学方面的书,又对诗词、散文颇有研究……一个有着诸多兴趣爱好的人,他恨不得把每一分钟都掰成两半用。根本没时间去做与兴趣不相干的事情。

广泛的兴趣让张衡成为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的博学的全才。长大后,他不但在科学和文学领域具有成就,他还曾经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

张衡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从小就具有广泛兴趣。是无尽的兴趣,才让他通过求教他人或是不停地学习来寻找答案,求知的过程也拓展了他的知识范围。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

孩子的兴趣并非天然形成,而是源自他小时候的习惯所累积的。作为成年人,应该都有这样的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令我们受益的还是小时候学过的知识。小学时学过的古诗和背诵的名作品,多年以后依然能记起。包括我们的生活作息习惯,若不刻意去改,我们是很难改变的。甚至于十来岁时学会的骑自行车,哪怕好几年不骑,也不会忘记。

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好习惯对于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甚至于关乎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要在孩子很少的时候,就要注重培养他的兴趣和爱好。

(1)耐心观察孩子的喜好

虽然喜欢提问题是大部分孩子的共性。但是,孩子真正的兴趣和爱好是有区别的。因为很多爱好是通过兴趣产生的,而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比如,当父母看到孩子对绘画、唱歌、下棋产生好奇时,父母可以在这方面加以引导,并为他提供学习模型。

(2)关注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很单纯,他在做喜欢的事情时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上面。这就好比孩子玩玩具时,他能好长时间安静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如果碰到这种情况,父母要在平时多向他问相关问题,通过让他回答问题来引导他从其他渠道获取答案。而他求知的过程,就是他学习的过程。

(3)培养正当的爱好

罗曼·罗兰说,使生活不致陷入苦闷单调的方法之一,是养成正当的爱好。孩子正当的爱好,源自他的兴趣点。需要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加以引导和培养。

孩子在六岁以前,他对世界充满好奇,会提很多千奇百怪的问题。这时父母可以引导他。比如,陪他边看书边讲故事、让他在纸上画着玩,或者让他接触黑白棋子、唱歌、写字等,同时,让他养成每天都做感兴趣的事情的习惯,把他一天的时间安排好。兴趣广泛的孩子会觉得学习时间不够用。

(4)带孩子广泛接触大自然

大自然蕴含着神奇的力量,会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爱。面对自然界的花草鸟兽,孩子会因为感到新鲜提出很多问题。父母在回答孩子的每个问题时,也是让他通过学习的方式了解这个世界,能让孩子开阔眼界和增长见识。

(5)陪孩子玩有益于身体的运动

莎士比亚说,学习必须符合自己的兴趣才能受益。好动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可以带孩子做一些滑冰、跑步、游泳、跳远等运动项目,从中培养孩子的兴趣。开始时孩子可能会有所排斥,父母可以加以各种口头表扬和奖励来鼓舞他。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把每天的运动当作一种习惯。

(6)安排好孩子的业余时间

罗素说:“幸福的秘诀是让你的兴趣尽量地扩大,让你对人对物的反应,尽量地倾向于友善。”一个有幸福感的孩子,对生活充满热爱。父母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就要先给孩子安排好业余时间,可以带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比如科学实验、集邮、音乐、舞蹈等,在实践中培养他的兴趣。

(7)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上学后,父母不能规定他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要给他们留出自由支配的时间。比如,孩子喜欢看动画片,你可以向他提问动画片中的一些有意思的问题,这些问题最好是孩子乐于回答的。或是让他画出他们心目中动画中主角的样子。另外,让孩子广泛了解人类各种各样的创造发明,了解飞机、汽车、电视、电脑等,以此来激发他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兴趣。

(8)教会孩子适度上网

同样是生在互联网一代的孩子,有的迷恋在网络中不能自拔,受其所害,而有的则通过网络的学习软件,让自己不断地成长。所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父母要充分地利用网络好的一面来引导孩子。

其实,孩子迷恋电子产品,是因为这些产品有很多能够引起孩子兴趣的软件,孩子在这里面获得的快乐,远大于他学习和做其他的事情。那么,如何让孩子远离这些产品呢?

很简单,就是帮助孩子了解网络,上网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借助互联网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求医问药、休闲娱乐等,让我们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同时,父母还要为孩子规定上网时间,尽量让他养成在规定时间上网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