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2.身心健康,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中的“小胖子 ”越来越多,更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孩子因胖出现的健康问题,有一些孩子因体重过重而患有脂肪肝、高脂血症,进而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儿童成人病。严重肥胖者还有可能出现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

现如今,很多父母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恨不得一天中所有时间都让他们用来学习。怕孩子学业繁重营养跟不上,父母就一个劲地在饮食上给他增加各种营养,一味地让孩子吃吃吃。

孩子学习压力大,熬夜写作业、疲惫听课后大量吃高热量高营养的食物来补充能量。这样的生活习惯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让孩子过胖、体质差、视力差等。更严重的是,长时间高负荷的学习强度,让孩子在巨大的压力下有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近几年,有很多父母找我咨询,问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一让他们学习就开始闹情绪。

我问他们,孩子平时喜欢什么体育运动?很多父母都回答不上来。也有的父母会说:孩子学习那么紧张,学习才是正事,哪有时间让他玩?

在大部分父母眼里,孩子上学以后就应当是“学习机器”。如果做学习之外的任何事情,在他们看来都是浪费时间。正是父母这样的观点和要求,才让很多孩子把学习看作比身体健康更重要。一旦学习成绩下降,最先出现恐慌情绪的是孩子,这也是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所以,父母自己要明白,让孩子读书是为了让他将来更好地立足社会,过上有意义的生活。但前提是孩子要有一个好身体。

蔡元培说:“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学习和生活都是建立在身体健康之上的,健康的身体是保证孩子持续学习、快乐生活的前提。特别是对于求学阶段的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这需要父母积极干预,通过调整孩子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体育运动来增强他的体质。

(1)运动改善心理健康

有科学家研究显示,保持适当的运动不但能延缓身体衰老,还能预防很多疾病,同时对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药物的作用还要强大。对于青少年来说,长期保持适量的体育锻炼,能够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

(2)运动让孩子更有活力

运动既能增强身体力量,也能使脑细胞保持健康,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孩子身体的灵敏性和平衡能力,同时还能起到调节体脂的作用,让孩子具有积极的心态和保持青春的活力。

(3)运动有助于提升学习成绩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还能让孩子更好地进行学习。因为运动会让人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些重要的神经传导物质,能够全方位地提升孩子的精神和身体状态。

(4)掌握合理的运动时间

任何运动都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体质掌握好运动时间,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每天保持在60分钟左右中高强度的运动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