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电影艺术诞生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一百多年来,电影已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艺术中电影对我们是最重要的”(列宁语)。在我国,电影在大众文化生活中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渔光曲》《风云儿女》《一江春水向东流》等黑白电影,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朵金花》《祝福》《林家铺子》《闪闪的红星》《红色娘子军》等彩色电影,抑或是近年来的《战狼Ⅱ》《红海行动》《流浪地球》《长津湖》等高成本数字电影,都在不同时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成为时代的记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内容。而电影作为最受大众欢迎的现代艺术形态,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个背景下,提升大众的电影审美水平,提高群众的艺术素养,成为电影艺术工作者和研究者不可回避的责任和义务。从这个角度来说,撰写一部面向普通大众的电影鉴赏类普及读物,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同时,作为民族文化大省的云南,在中国电影版图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在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上彪炳史册的《五朵金花》《阿诗玛》《高山下的花环》《孩子王》《碧罗雪山》《湄公河行动》等优秀电影,都取材于云南这片有着丰富自然资源和悠久民族文化的土地。这些优秀的云南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电影艺术的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可惜的是,迄今为止,有关云南题材电影的文献几乎都是学术性的研究资料,尚无面向大众的普及型读物。本书以《云南题材电影精品赏析》为名,意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艺术的角度对云南题材的电影代表作品进行解析。这对提升大众对云南题材电影的认知,提高普通读者对云南题材电影的鉴赏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云南题材电影的创作,促进云南电影产业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书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近百部云南题材电影中,精选出二十部艺术水准较高的代表性作品,从艺术鉴赏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剖析,并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出来,让普通读者认识和了解云南题材电影的艺术成就。
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国电影创作领域,与云南有关的电影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讲述云南故事,在云南取景拍摄的电影,如《五朵金花》《阿诗玛》《花腰新娘》等;第二类是有部分故事发生在云南,部分场景在云南拍摄的电影,如《李米的猜想》《芳华》《湄公河行动》等;第三类是在云南取景拍摄,但故事与云南无关或是有意架空故事背景的电影,如《无极》《十全九美》《邪不压正》等。本书所指的“云南题材电影”主要指第一类,也包括少部分第二类电影,对于只在云南取景但影片故事并无云南元素的第三类电影,不在本书讨论之列。
参与本书写作的作者有崔颖、朱丹华、孙刚、严波、郝儒梁、倪崑皓、仪欣妍、江月、侯梦梦、李明珊、王美君、李卓、韩鹤群、李鹂璞和孙闻筱,周明钰和李笑笑整理了部分文字资料,统稿工作由崔颖完成。
感谢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资助,使得本书的出版成为可能。同时,感谢云南人民出版社编辑、校对老师。
作者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崔 颖
202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