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赏析】

【影片赏析】

《边境风云》是一部风格独特的警匪片,与程耳的另一部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一样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影片通过浓墨重彩的写意风格,讲述了西南边境缉毒战线上的几段故事。

从影片的叙述方式来看,导演程耳没有采用常见的线性叙述。如果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来说,影片的顺序应该是“往事1”→“女儿”→“狗”→“往事2”,但是影片呈现出来的顺序为“狗”→“往事1”→“女儿”→“往事2”。影片的叙事结构采用了环形结构,故事开始的时间和故事结束的时间恰好重合。影片开始的镜头是长大的女儿回来看父亲,影片结束的镜头是孙红雷饰演的毒枭穿好西装后出门。两个镜头勾起了两段往事:“往事1”告知观众女儿、毒枭和父亲三人的纠葛,从而引出故事“女儿”;而“狗”则是“往事2”中毒枭出门的起因。影片在环形叙事结构插入了倒叙手法,在“往事1”和“往事2”两个故事中,条理清晰地叙述了故事的起始情节,让观众明白这是由于毒品交易而引发的一段感情纠葛,而“女儿”和“狗”两个故事则是对“往事”的补充说明。

除别具特色的叙事风格外,影片的音乐设计也独具匠心。影片中毒枭在缅甸杀了他的团伙成员后,在神殿内接受法师的洗礼的段落让观众印象深刻。在这一段落中,影片用交叉剪辑的方式将毒枭杀人和接受洗礼穿插叙述,让法师念经的声音贯穿毒枭接受洗礼和杀人的全过程。这种处理方式显然是在向好莱坞电影《教父》致敬。导演试图用这种方式将毒枭杀人不眨眼的残暴性情与宗教仪式上的虔诚产生直接对比,表现了毒枭试图用宗教来救赎自己犯下的罪恶,具有明晰的反讽意味。在另外一个场景中,女儿在教缅甸乡村中的孩子们唱歌,歌词是“缅甸缅甸,我们的家园,我们热爱我们的国家”。歌声中,教室突然坍塌,老师学生被砸倒。而教室坍塌的原因是包工头偷工减料。学生唱的爱国歌曲与坍塌的校舍无疑形成了最为直观的反讽关系。

《边境风云》的色彩造型也颇具特色。影片的整体色调偏灰白和暗黄色,色彩饱和度不高,营造了一种不真实的、悲观的心理情绪。在影片开头,倪大红饰演的牙医和王珞丹饰演的女儿小安见面,牙医身着深色外套坐在教堂里,小安穿着白色外套站在门外,在强烈阳光的作用下,身处远景的小安几乎曝光过度,看不清身上的轮廓,暗示了父亲与女儿巨大的心理反差,为后来小安不肯跟随父亲离开的行为埋下伏笔。

《边境风云》中,人物的台词不多,但是每句台词都有深刻的含义。在影片开始,牙医让女儿跟自己离开缅甸,女儿说:“你也想绑架我吗?”这里的“也”字道出故事的核心,就是女儿曾经被绑架。而父亲说:“我不要你幸福,我要你活着。”这句话一方面告诉女儿,带她来的毒枭不是普通人,另一方面也为故事最后父亲出卖女婿做了铺垫。在“狗”的故事中,影片一直没有交代叛逆女孩和年轻警察的关系,直到女孩被绑架,绑匪问:“警察是你什么人?”女孩才说:“是我哥哥。”角色用最精简的台词就交代了最关键的人物关系。这种惜字如金的台词设计,留给了观众大量的回味空间。

此外,影片对主要人物的刻画也突破了普通警匪片的常规模式。影片中,孙红雷饰演的毒枭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家伙,他贩毒多年,杀人如麻,心狠手辣,可以说恶贯满盈、十恶不赦。但影片并没有一味表现他无恶不作的一面,对他人性中复杂的一面也有所着墨。比如,当他第一次遇见还是小女孩的小安时,他没有伤害她,而是将她带到缅甸悉心照料。小安长大后,他为村子里的孩子建了教室,让小安教孩子们唱歌。与小安在一起的十多年,毒枭也在被慢慢感化,他决定为了小安不再贩毒,重新做人。他是个恶行累累的毒贩,但是当他出资修建的教室坍塌以后,他愤怒地问包工头:“当初盖教室我给了你十万,你花了多少?”当得知包工头偷工减料,只花了三万修建教室时,愤怒的他连开数枪击毙了包工头。在被自己的手下背叛后,他一反常态放下尊严哀求手下放过小安。影片中,毒枭的形象是复杂而立体的,甚至有些观众可能会同情他。但是无论如何,他都是一个触犯了法律、犯下重重罪行的犯罪分子,等待他的只能是法律的严惩。他对小安的爱,某种程度上只是他作为一个男人在情感上的正常反应,这当然也说明了他在面对女性时还有良心未泯的一面。他的结局注定是悲剧的,也是罪有应得的。

总的来说,作为导演程耳的第二部电影长片,警匪题材的《边境风云》以独特的艺术风格,用边境地区缉毒战线上的故事表现了复杂的人性和脆弱的情感。影片也因此成为云南题材电影中较为独特而略显另类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