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陰軍志》輯佚》简介
《宋《江陰軍志》輯佚》这本书是由.宫昌俊主編创作的,《宋《江陰軍志》輯佚》共有83章节
1
前 言
宋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使得方志編纂進入定型、成熟的重要時期,正如清代學者郭嵩燾所言“地志體例,經始於北宋,至南宋而始備”。雖歷經元、明、清、民國,方志...
2
目录
目 录 前 言 前 編 歷次編修軍志序文 紹熙中創編江陰志序 紹定續修記 卷第一 總 叙 分 野 風 俗 形 勢 江防事宜紹定壬辰添入 本軍申乞節文 李節使事迹...
3
前 編
從事郎、江陰軍軍學教授鄭應申編 迪功郎、江陰軍軍學教授郭庭堅重修 迪功郎、新平江府嘉定縣主簿蔣汝通同修 學賓曹崧、掌書吴天成、學諭貢士丁時發參校 從事郎、監潭州...
4
歷次編修軍志序文[1]
...
5
紹熙中創編江陰志序[2]
大江自京口委折而南,浩溔澎湃,勢益壯,越數百[3]里,聚爲澄江之區。其山川甚秀,其生齒甚繁,其風物甚雅,而名公賢、士大夫落落繼出,如騎星辰,通德之門,奂焉相接也...
6
紹定續修記
江陰舊志,前廣文鄭應申所編,時紹熙甲寅歲也,間有考之未詳、略而弗備者。况歷三紀之餘,時異事殊,洊有增益,盍廣前聞,庶免踈缺?顔侯奏院一寓目而深有志焉,庭堅以文學...
7
卷第一
...
8
總 叙
江陰,古延陵境也,於漢魏爲鄉,於晋爲縣,於梁爲郡,於陳爲國,於唐爲州,而軍額之建,實自南唐始。其在《禹貢》《周·職方》,皆爲揚州之域。自吴季札避位而耕封于延陵,...
9
分 野
《周禮》:“保章氏以星土辨[5]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觀妖祥。”分野之説,其來尚矣。然鄭康成注乃謂:“大界則曰九州,州中諸國封域,於星亦有分焉。其書亡矣...
10
風 俗
江陰故縣治,言風俗者視毗陵,而毗陵爲郡,隸屬不一,或揚州,或會稽,或吴郡。境地宏闊,世變推蕩,因方辨俗,不免異論。故以夫差、勾踐,則謂之好劍,班孟堅説也;以太伯...
11
形 勢
江陰北抵江淮,東連海道,自六朝與五季,皆爲置兵之地。矧今駐蹕武[17],浙右諸郡,兹爲控扼,其於形勢,詎可輕乎?謹采古人屯戍之由與夫往歲守禦之要,列于左方,亦有...
12
江防事宜紹定壬辰添入
紹定三年冬,李[38]全梟鳴蟻聚,恣爲陸梁,直抵海陵,聲摇江浙,檄移堤備。江陰控帶長江,聯淮接海,尤是護風寒處。郡侯史榷院寯之下車甫逾月,適赤白囊交至,亟請兵分...
13
本軍申乞節文
紹定三年十一月十四日,承鎮江府節制司牒,爲承淮東制司公文,關報紅軍人馬於今月十二日未時,已到泰州城下。牒軍嚴爲堤備。切緣本軍邊臨大江,正與泰州對境,相距密邇,兼...
14
李節使事迹徐知縣述初
紹興三十一年,逆亮犯邊。李侯[46]被命統水軍,於江陰軍駐劄,實寄治江陰縣。虜以海船,從膠西縣起發前進。李侯率水軍,裝露橈逆戰,用火箭射中油帆,風利火猛,烟焰張...
15
紹興烽燧去處[55]
尉司三所:君山、黄山、夏港。 石牌[56]巡檢司八所:石碑港、石頭港、雷溝、陳溝、蔡港、季港、范港、令節港。 申港巡檢司八所:五斗港、諸墟江岸、鍾究江岸、横擔江...
16
道 里
東西一百三十五里,南北七十二里。東至本縣界七十里,界首至平江常熟縣七十里。西至本縣界七十里,界首至常州晋陵縣四十五里。南至本縣界六十里,界首至常州無錫縣四十七里...
17
縣 鎮
江陰縣,觀風門外、太平興國寺之南。按《寰宇記》:“本漢曲阿縣之地……晋武帝於曲阿立武進縣……梁改武進爲蘭陵……敬帝太平中[59],分蘭陵置江陰縣。”屬江陰郡。隋...
18
村 寨
魚門村,在縣西二十里。舊《經》云:甑人所居之處。 以上《永樂大典》卷三五八〇《歷代序文》徵引《江陰志》...
19
城 社
社稷壇,觀風門外西南,舊址也。至紹熙[69]辛亥,知軍陳研重修,頗有更改。姚舜陟爲記。其略云:天子社壝,方五丈,取諸土數,諸侯則半之。社東而稷西,俱以北面爲尊。...
20
卷第二
...
21
學 校貢院附
國朝明道以來,始興庠序之教,然非名藩大郡,雖請弗俞。故江陰自熙、豐以前,廑能廟事先聖,士之學者,或肄習乎其中。崇寧大闢黌宇,復爲毗陵屬邑,紹興壬子,乃克建立。由...
22
刑 獄
軍有兩院,縣亦有獄,所以防奸禁邪,不可缺也。然民淳訟簡,抵冒者希[22],故狴犴多以空告,比之他郡,是爲樂國。歷觀圖志,大率以獄院繫于官廨,或略而不書,非所以重...
23
户 口
祥符舊書數[25]:税户一萬二千二百七十五,口一萬三千二百二十八;客户一萬七千六十四,口一萬七千六百二十七。 乾道六年,嘗計税客户三萬三百有二。以今較之,復增加...
24
物 産[28]
...
25
財 賦
江陰名雖爲軍,財賦所入不敵一壯縣。官吏、宗子俸仰給,而養兵之費,往歲失於申請,不以省額窠撥,一切取辦、上供、送使、貢發不貲。守是邦者,務從約嗇,亦其勢然也。岀納...
26
歲 入
夏税[29] 紹熙五年數紹定三年數同:本色綿三萬二千一百二十九兩五錢,本色絹四千九十七匹七寸六分五厘,大麥一萬四千二百二十石四升,小麥二千二百八石八斗七升。 折...
27
歲 出
聖節進奉 銀、絹二百兩、匹。 上供錢 五千[54]貫文。 大禮年分添發 銀、絹各二百兩、匹。 上[55]供絹 肆千一百三匹。和買在内。 綿[56] 如前管催數。...
28
田 畝[71]
乾道六年准轉運司牒拋買草料,據江陰縣申,所管良信等十七鄉,地界隘窄,止管私田、省田共一百二十五萬餘畝。紹定三年數:大甲□,小甲□。田畝紹熙五年數:乾道六年中[7...
29
卷第三
...
30
郡 守
浙西諸郡,江陰自爲道院。《澠水燕談》云:“江陰[1]北距大江,地僻,鮮過客,將[2]迎之煩。所穎[3]一縣,公事絶少,仕官[4]者最爲逸[5]。故士大夫謂江陰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