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 市[1]

坊 市 [1]

善政坊,由軍治前入大街,東止高巷。

永安坊,由高巷轉東至建寅門。其他巷名或附見。叢桂坊,即永安坊,以諸曹族居于後[2]。自直講碓[3]之後相繼登科,紹興庚辰擢第者三人,因改是名。

[4]俊坊,由觀風門外中街数十步路,通軍學街口。元是勝[5]俊坊見《學門記》。奏院顔侯耆仲遷立於中街之西。

北布政坊,由中街東至都務,又南街,東止子明廟,西止天慶觀。

南布政坊,由縣前西至水軍寨,東止杜橋。

欽賢坊,由安利橋以東,南至杜橋。

應和坊,由周橋河東至章橋。

北能仁坊,由聖母橋東至歸雲庵。

南能仁坊,由杜橋南至朝宗門,東至七娘子廟。

右并隸南厢,其坊名[6]雖存,以爲巡警之界,所謂華表,不復有矣。

輔德坊,軍教場巷,郡侯盧郎中子章立。

近民坊,軍治前轉,前入大街,即善政坊舊基。

演教坊,演教寺巷。

萬壽坊,古[7]城巷,以乾明廣福寺爲祝聖之地,立此名。

来安坊,市舶務前。

里仁坊,高巷,即叢桂坊舊基。

文定坊,大市東,以丘樞相賜謚立名。

仁壽坊,以隱德君子吴仲宣年登期頤,受初命爵,摭誥中“仁壽”二字以表其居,從邦人請也。

重本坊,以社壇立名。

字民坊,一在水軍寨北,一在杜橋西。

雙桂坊,在馬墅,吴侍郎博古、石通倅邦彦讀書其地,相繼登科,因以名之。

天慶坊,南街之西,以觀立名。

迎福坊,聖母橋之西,以寺立名。

鼎魁坊,石橋之西,鼎魁趙僉判發所居。

清孝里,在清陽[8]鄉,葛清孝公所居,因以尊之。

自“近民坊”已下,皆郡侯顔奏院耆仲創立。

大市,由大街出新津門以東,列肆而居,闤闠之所在也。

江下市,澄江門外,以通黄田港。商船倭舶每歲[9]輻凑,巨駔比居,人烟翕集,故爲市,亞於城闠焉,此紹熙五年事也。自嘉定二年,高麗、日本船不到,市井蕭踈,非復曩日矣。

申港市,縣西三十里。港本春申君所開,乃唐永泰元年置。今申港寨是也。

利城市,舊《經》云:朱消宅。唐至德三年中置。

石橋市,在化成鄉。按《十國紀年》,本朝伐南唐、吴越,取江陰寧遠軍石橋寨是也。

青暘市,在青暘鄉。舊《經》云:本許青暘所居之地。

長壽市,在長壽鄉。

西陽市,在縣東南四十里,唐永泰元年置。

杜店市,在金鳳鄉。

永昌市,在青陽[10]鄉。舊《經》云:其地,唐左神策將軍殷昌之别墅。永昌元年所置。

楊舍市,在崇仁鄉,舊爲鎮。

孝嚴坊,即演教寺坊,以國忌行香,易今名。

以上《[洪武]常州府志》卷三《坊鄉》徵引《江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