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清代阮元重提的“文笔说”。阮元,字伯元,是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元老,并且在多地担任过要职,也是扬州学派的领军人物。阮元十分热心教育,每到一地都积极修建学馆,组织教学工作,并且组织编修经籍无数。阮元一方面位居高官,另一方面又十分勤于学术,因此他逐渐成为影响清代中后期学术界的重要人物。

“文”“笔”之分是六朝时期重要的文学理论话题之一。“文笔说”的提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区别文学之文与实用之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进步意义。

阮元于道光三年(1822年)在学海堂组织门生探究“文”“笔”的意义,并借机重提“文笔说”。阮元与其子阮福在《学海堂文笔策问》中重拾六朝文笔之辨,并对其作了进一步的探讨。阮福从《金楼子》《文心雕龙》中汲取了很多关于“文”“笔”的材料,并进一步论证出“文”与“笔”实有分别。阮元的“文笔说”是清代影响较大的一种论文学说,其立说于清代骈文运动高涨之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整体上看,阮元的相关研究虽渐趋佳境,但是关于阮元“文笔说”的研究仍呈现出一定的不足,缺乏对于“文笔说”在整个大时期内完整而又宏观的审视,也较少将“文笔说”放在清代整个大的学术背景下面考察,这就存在一种割裂。本书试图对阮元“文笔说”做一番细致且系统的梳理,并将其放在清代整个大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下面去考察,进而补充完善现有的关于阮元“文笔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