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内容与创新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

本书主要研究阮元重提的“文笔说”,试图通过对“文笔说”的探究和梳理研究中国古代“文”与其他之间的区别以及其自身的独特性。在研究上不仅仅关注文献本身,更关注历史考证、文化史和社会思想史,力图对阮元“文笔说”在中国文学思想表达方面的真实面貌进行还原。

本书的创新之处。首先在于对阮元的“文笔说”作系统、全面的研究,尤其注重从整个清代文学发展的视角去深刻分析“文笔说”的价值以及深刻的历史内涵,注重考察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其次进一步挖掘新史料,不仅对阮元以及门人的相关论述进行细致研究,还仔细查阅清代早期各种相关学者文集、碑传、墓铭、家谱、地方志,从中梳理出一切跟“文笔说”有关的重要材料,力图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异于前人的观点。还考察“文笔说”的再次提出与当时文人交往、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而这一部分正是前人研究关注较少的地方。“文笔说”的再次提出也与当时书院的兴盛有关。从研究方法上看,注重学说与社会思想、文人交往、官场生活之间的相互关联,从社会、思想层面把握“文笔说”在此阶段的繁荣与时代性特征,并注重当时的其他学说与“文笔说”的互相比较,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注释】

[1]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

[2]刘文勇:《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巴蜀书社,2011年版,第315页。

[3]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上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8页。

[4]王运熙,杨明:《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98页。

[5]王利器:《论文笔之分》,《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第33页。

[6]王利器:《论文笔之分》,《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第33页。

[7]王齐洲:《文笔之分与六朝文学观念》,《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2页。

[8]邬国平,王镇远:《清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63页。

[9]张仁青:《中国骈文发展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5页。

[10]郭明道:《阮元的文笔论》,《扬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

[11]陈志扬:《阮元骈文观嬗变及历史意义》,《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12]刘奕:《清代中期的“文笔说”:产生、发展与演变》,《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3]於梅舫:《阮元文笔说的发轫与用意》,《学术研究》,2010年第7期。

[14]冯乾:《清代文学骈、散之争与阮元的“文言说”》,载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编《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一辑),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278—294页。

[15]刘东皓:《阮元与骈文复兴》,《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第8期。

[16]宋巧燕:《阮元“文笔论”在清代书院中的流播与遗响》,《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7]曹虹:《学术与文学的共生——论仪征派“文言说”的推阐与实践》,《文史哲》,201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