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基本原则
鉴于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具有的整体性、创新性、开放性等特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必须坚持政府统筹与市场导向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出协调、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并存的原则。
(一) 政府统筹与市场导向结合
促进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协同创新主体与整合创新资源,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坚持的重要原则。在自主创新发展过程中,单纯的依赖政府或市场作用都具有明显局限性。例如,完全的市场调节存在“失灵”与“信息不对称”现象,实践中由于市场规律与科技创新规律的内在差异,使得那些在市场条件下能够快速转化为商品的科技成果备受关注,而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的基础研究领域则处于边缘化状态,基础研究作为自主创新的原始供给,对其弱化及忽视必然不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完全的政府主导与计划管制容易导致创新主体形成较强的依赖性,竞争意识削弱,丧失自主创新积极动力。因此,应统筹好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作用。一方面,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的自由竞争与需求导向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动力,建立市场导向机制解决创新成果的研发、资金投入、利益分配等问题,可以有效对接创新目标与市场需求,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5) 同时,应坚持市场导向,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破除创新主体间的市场机制壁垒,按照市场规律以低成本、高效率、准目标的方式找到创新的最佳路径,打通产学研协同创新渠道,以市场激励手段充分放活各类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形成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发挥政府对自主创新的统筹协调作用。政府不宜直接干预自主创新活动,而应主要通过国家战略制定和政策措施引导,激励主体协同创新,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结构,对涉及国防安全与重大民生、技术领域重点规划与布局,有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的整体效能。 (6) 同时针对公共性、战略性产业的市场失灵问题,政府注重发挥在产业共性知识供给、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体系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统筹协调作用。总之,唯有协调发挥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将宏观统筹与市场导向结合,才能充分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创新主体的协同融合,形成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
(二) 整体推进与重点突出协调
从整体上看,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综合体系。创新制度、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文化等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配合,共同作用于道路发展的整体过程,发挥独特的功能与作用。目前我国面临自主创新转型的现实挑战,由于发达国家不断加强关键技术的垄断与封锁,技术引进的后发优势与溢出效应愈发有限,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导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近些年美国禁售芯片、中美经贸摩擦的爆发更是表明我国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如何在重点领域与关键领域加强战略部署从而加快自主创新发展成为科技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7) 因此,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发展首先应做好整体规划,从系统论的视角将自主创新的制度保障、主体支撑、资源投入、文化建设等内容作为整体加以推进,并通过战略视野驱动各要素纵向提升与横向整合,保障多元创新主体在制度与文化环境中,在整合多种创新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有机联合与协同演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新动能。其次,做好重点产业与重点发展领域的部署,实施非对称性赶超措施,在关键性与卡脖子技术上进行重点突破。为抢占未来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国家应从战略布局方面厘清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方针,对重点产业与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进行重点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例如,加强对关系发展全局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为原始创新夯实源头积累;建设支撑高水平创新与前沿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与平台,为协同创新提供实践载体;制定出台新兴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产业等重点领域的相关法规,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保护与规制。唯有坚持以上整体推进与重点突出协调统一的原则,才能在整合自主创新各驱动要素的基础上,既发挥制度保障优化、创新主体协同、创新资源投入、创新文化培育对自主创新发展的整体驱动作用,又发挥关键技术领域基础研究、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等对支撑自主创新发展的重点关键性作用。
(三) 自主研发与开放创新并存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发展必须处理好自主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在开放创新的基础上实现自主研发、自主可控,从根本上扭转科技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从宏观层面看,必须处理好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国家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同时通过对外开放与其他国家进行物质流、信息流的交换,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的自我调控与发展能力。具体而言,一方面,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把握创新发展中的主动权,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关系国防、民生及产业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领域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与前沿技术自主研发,重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强化原始创新的源头供给。另一方面,重视自主创新的对外开放与合作,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的基础上突破传统组织边界,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与创新需求,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同时积极融入与参与全球创新治理体系,既解决中国创新发展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又为全球科技创新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在微观层面上看,自主创新发展必须处理好创新主体间自主研发与开放式创新的关系。传统的创新模式是企业自行研发,通过创意选择、内部研发试验后将创新成果投向市场,整个过程较为封闭独立,政府、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参与程度较低。 (8) 而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通过吸收内外部创新资源,及时向市场反馈自身实际需求,积极寻求产学研创新合作,注重知识、信息、利益、组织一体协同,发挥不同创新主体的功能优势形成有效的开放式创新合作网络,形成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综上所述,无论对国家还是企业来说,唯有实现自主研发与开放创新的统一,才能在充分利用内外部创新资源的基础上,为自主创新提供强大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