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地理起源”和“组织起源”

第四节 摸清“地理起源”和“组织起源”

崔华杰:这次调查因为深入各乡村区域,应该说首要目的还是为了摸清义和团的地理起源问题。

路 遥:义和团运动究竟爆发于何时何地,实际上一开始就众说纷纭,有说是起于山东曹州府某县,或山东冠县,还有说来自寿张、沂州等等,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是分散、自发的群众斗争,而且是以反教会斗争的形势纷起于各地。根据这次调查所获得的口碑资料,结合已经刊布的文献资料,我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名为《义和团运动初期斗争阶段的几个问题》,1960年发表在《山东大学学报》第2期。在这篇文章中,我认为义和团运动初期在山东实际上经历着巨野教案、冠县教案、平原教案等这几次具有影响的主要斗争活动,“而开端者即曹、单大刀会的反洋教斗争活动”。我的主要论点就是“义和团运动的发生不应从1899年朱红灯的反洋教斗争活动开始,应从1896年曹、单大刀会的斗争开始,是更符合于历史事实的。”

我当时给出了六点原因:第一,大刀会的反洋教斗争活动于山东曹县、单县、安徽砀山和江苏丰县等县,有了群众运动的规模;第二,大刀会受到了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联合镇压,引起了全国性注意;第三,大刀会的爆发正值民族危机加深之际;第四,大刀会反侵略斗争对以后山东各地反洋教斗争产生了直接影响;第五,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北京时,曹县大刀会被推为团首的地位;第六,义和团的一些口号也是大刀会原来制定的。

当然,我在文中也指出,义和团运动的斗争范围是既广泛而又分散,曹县大刀会、冠县义和拳和朱红灯义和拳等在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影响。我是这样概括义和团的地理起源:曹州府曹县的烧饼刘庄是为核心地,北东两向连接曹州府的单县、菏泽、定陶、成武、巨野、郓城与济宁直隶州的济宁、嘉祥、金乡、鱼台为核心层,旁及兖州府的宁阳、汶上、寿张、阳谷、河南的商丘、虞城、安徽的砀山、亳州和江苏徐州府的丰、沛两县,这是义和团运动的第一个势力圈。第二个势力圈形成于黄河以北和运河以西区域,以东昌府冠县梨园屯为核心点,旁及临清、武城、邱县与河北省的冀州、南宫、清河、威县、曲周、鸡泽、肥乡、大名等直、东交界各州县。第三个势力圈则形成于冠县教案以后,此时运河以东的反洋教侵略斗争的形势亦迅速地展开,这一地区以东昌府的茌平为中心,旁及东昌府的高唐、恩县、博平、济南府的平原、禹城、齐河、长清和泰安府的平阴、肥城等县形成为一个新的势力圈。第四个势力圈位于河北境内,以景州为中心,旁连献县、故城、阜城、东光、吴桥、枣强、武邑、交河、冀州等州县以及直、东交界之山东武城、德州等部分地区。

崔华杰:这篇3万字的长文其实解决了义和团运动在鲁西北、鲁西南和直鲁交界三个地区的爆发情况,也就是框设了此后义和团运动的地理解释范围。比如周锡瑞在其《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提到“关于鲁西南大刀会、直鲁边界的义和拳以及鲁西北神拳是义和团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 (13) ,显然是受这篇文章分类方法的影响。狄德满在《华北的暴力和恐慌:义和团运动前夕基督教传播和社会冲突》一书也是将其考察区域定格在直东、鲁苏和鲁豫皖苏等省际交界区 (14) 。这篇文章在改革开放之初又被收录到《中国近代史论文集》一书中 (15) 。中国人民大学程歗这样评介说:“这是篇分量很重的论文,该论文在70年代末被收进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编辑的《中国近代史论文集》。这本精选的集子大体反映了新中国成立30年来近代史研究领域各领域在当时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16)

路 遥:在1960年的这篇文章中,其实还重点解决了义和团的组织源流问题。我指出义和团运动是一个分散的农民自发反帝运动,各地区的义和团组织缺少统一联系,而这些组织多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自发传布开来。在其斗争的初期阶段,我认为义和团组织是金钟罩(大刀会)、红拳、神拳、梅花拳与义和拳等各种拳会的混合体。

源自鲁西南曹州府的大刀会,实际上是八卦教坎卦的分支,随着反侵略斗争运动的发展,它开始习拳并开始与其他拳会组织相混合。红拳主要分布于冠县、威县、广宗和南宫一带,后来流播于黄河以南的曹州府、兖州府、济宁直隶州和河南归德府,源流也属于白莲教系统。1896年大刀会遭到查禁之后,大红拳斗争活动开始活跃起来,实际上成为大刀会的外围组织。梅花拳主要活动在河北青县故城在东到冠县一带,在1898年赵三多为首的这支梅花拳改名为义和拳。

在这篇文章中,我着意指出义和团组织源流虽然复杂,但其主要源流大致有二:一是从大刀会组织演变而来,另一则是从梅花拳到义和团演变下来。他们同属于白莲教中八卦教的组织,特别是其乾、坎二卦,而以后者的传布尤为广泛,而坎卦又是林清的余党,所以义和团组织的主要源流可以说是嘉庆年间天理会林清坎卦的分支。当然,随着后来文献史料的逐步披露和田野调查的相继展开,我的这一观点也有了进一步的修正。比如在1980年义和团运动第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上,针对当时流行的义和团组织源于“团练”说,我发表了《论义和团的组织源流》一文,这是我在义和团研究上的第二篇代表性文章。在文章中,我指出义和团运动之所以首先从鲁西南和直隶交界地区泛起,与当地民间结社的历史传统密切相关,认为义和团组织的主要源流是由包括大刀会、神拳等各种拳会在内的义和拳会发展而来。

崔华杰:关于这次调查报告的成果,历史系时任副书记徐竞成曾在一份报告中说,调查队伍“步行9万余里,访问2327人次,写成了70万字的义和团运动调查资料,写出30万字的调查报告”。 (17) 您在刚才也谈过,历史系之所以派您下去,主要希望您能写材料。这批田野调查资料在您的研究尤其是1960年这篇文章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路 遥:其实,通过这次调查,基本上奠定了我在文献史料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治学风格,尤其是田野调查所获口碑资料回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比如我们在向大刀会的会员调查中,发现他们一致都认为大刀会是坎门,因此可以推断大刀会属于八卦教中坎卦的分支,这样我们根据文献发现坎卦在嘉庆年间主要分布在河北一带,时至咸同年间鲁西北白莲教大起义失败后,坎卦就逐渐从河北向直、东边境蔓延至东昌府、冠县等地发展,同时也向曹州府传播,因此我们推导出曹单刘士端的大刀会就是从河北河间府传来的。再如关于神拳的演变过程。在乾隆朝四十二年的文献中,就已经发现了神拳会的名谓,但是结合调查资料,我发现两者并不一致。因为乾隆年间的神拳虽有符咒之术,但是未发现有排砖、排刀和排枪之术,事实上茌平等地的神拳在1898年之前,练拳只是为了画符治病而已,而1896年曹州大刀会传入之后,神拳才有排刀、排枪之术。在口述调查中,有老人回忆说神拳就是大刀会,朱红灯学习的神拳主要是从其舅父家乡长清大李庄所学的,而大李庄所设的拳厂本命就是大刀会,据此可以推断出神拳身上的大刀会源流。

崔华杰:从您此后的学术生涯来看,1960年的这次田野调查不仅使您得以窥睹义和团运动之堂奥,还带动了您此后学术道路的进一步拓展。

路 遥:我在前面谈过,我在学术起步起初阶段,研究的是洪仁玕、龚自珍和魏源,属于中国近代思想史领域,因为时代背景而重点审视他们的资本主义思想倾向。经过这次田野调查尤其是此后的接续调查,我决定以研究下层社会与运动作为主攻方向,放弃了上层精英人物思想研究。当然,研究下层社会单纯依赖文献难以成行,离不开田野调查,因此从1960年开始到2000年左右这段时间,田野调查是我研究的一个明显特点,也是我学术风格的重要标志。

在调查中,我除了开始聚焦社会下层,还开启了民间宗教的研究门径。这是因为,我在探索义和团源流尤其是组织源流过程中,发现了义和团与白莲教等民间秘密教门的关系匪浅,所以自研究义和团之始,我就留意到了民间秘密教门这一课题。尤其是山东自清初以来就是华北民间秘密教门的主要发源地,探索山东民间秘密教门对于窥视华北秘密社会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所以这最终促成了“山东民间秘密教门”这一课题的开展及相关成果的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