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 路遥先生学术编年纪事

附录一 路遥先生学术编年纪事

1927年

12月27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商人家庭,取名“吴松龄”。

1935年

6月,入福州私立阳光小学

1939年

6月,入福州私立黄花岗中学

1940年

2月,转入福州私立福建学院附属初中部。

1943年

2月,入福州私立三民中学高中部。

1944年

2月,转入福州私立福建学院附属高中部。

1945年

3月,入福州省立高级中学。

1946年

12月,从福州省立高级中学高中毕业。

1947年

2月—6月,任《中国学生报》福州通讯员。

6月,赴上海和南京参加中央大学、私立东吴大学和国立山东大学入学考试。

10月,被山东大学中文系录取,从上海搭乘海轮到青岛报到。

1948年

1月,报上海空军司令部供应总处,录取未去。

8月,在福州与孙一英女士成婚。

9月,加入进步社团生活读书社”。

1949年

10月,由中文系转到新成立的历史学习,为该系第一届学生。

本年,参加进步社团,更名为“路遥”。

1950年

7月—10月,参加山东全省暑假农村调查团,派驻胶州专区典型农村调查工作,任队长,并任青年团胶州专区大队支部副支书,在五莲县学习。

10月—11月,参加山东昌潍专区土改工作队,在潍坊坊子学习。

11月—12月,参加山东昌潍专区土改工作队,任潍县二区(符烟区)土改干部

12月,参加山东昌潍专区土改工作队,任益临县一区土改干部。

1951年

1月—3月,参加山东昌潍专区土改。

6月,从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工作。

9月,任山东大学历史系助教。

1953年

本年,随童书业先生一行赴北京拜访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翦伯赞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研究室主任尚钺教授。

1954年

9月,受聘为山东大学历史系讲师。

1955年

6月,在《文史哲》第6期发表论文《批判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历史观》。

本年,参加山东大学历史系举办“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会议。

1956年

1月,在《文史哲》第1期发表论文《论洪仁玕》。

1958年

8月,在《文史哲》第8期发表论文《论〈官场现形记〉的思想性》。

1959年

1月,在《山东大学学报》第1期发表论文《论太平天国革命思想的特点及其性质》。

4月,在《山东大学学报》第1期发表论文《评戴逸编著的〈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卷)》。

1960年

1月,赴鲁西南和鲁西北开展山东大学第一次大规模义和团田野调查。

2月,在《山东大学学报》第2期发表论文《义和团运动初期斗争阶段的几个问题》。

3月,赴鲁西北对梨园屯区域进行专题田野调查。

4月,参加“义和团运动科学论文讨论会”,担任会议筹备组秘书。

1961年

3月,在《山东大学学报》第3期发表论文《略论龚自珍的政治与经济思想——兼与侯外庐、巫宝三、易梦虹等同志商榷》。

11月3日,在《光明日报》“哲学版”发表论文《龚自珍的政治经济思想有资本主义倾向吗?》。

1962年

2月,在《山东大学学报》第2期发表论文《鸦片战争前五十年间社会思想初探》。

6月,在《文史哲》第6期发表论文《再论龚自珍的经济思想》。

1963年

4月,在《山东大学学报》第4期发表论文《论近代初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同洋务派的思想分歧——兼与黄逸峰同志商榷》。

本年,参加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思想史讨论班。

1964年

本年,参加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思想史讨论班。

1975年

本年,赴淄博矿务局编写编矿史,被任命为编写委员会山东大学方面负责人。

1979年

2月,与宋锡民合作在《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第2期发表论文《对近代淄博民族资本主义煤矿发展史的初步考察》。

8月,论文《义和团运动初期斗争阶段的几个问题》收录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史论文集》(下册),中华书局出版。

9月,受聘为山东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本年,参加在山东大学召开的文科学术报告会。

本年,接待美国俄勒冈大学副教授周锡瑞。

1980年

1月,在《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第1期发表论文《论义和团的源流及其他》和《河北景州、枣强、衡水地区义和团调查资料选编》两文。

6月,在《文史哲》第6期发表论文《〈义和团研究专辑〉评介》。

6月,担任主编的著作《山东义和团调查资料选编》在齐鲁书社出版。

11月,在济南参加“全国义和团运动史讨论会”。

本年,赴河北威县开展山东大学第三次大规模义和团田野调查。

本年,当选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第一届理事。

1981年

3月,论文《论洪仁玕》收录于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编《太平天国历史论文选》(上册),三联书店出版。

9月,在《中国历史学年鉴》发表论文《一年来史学研究:义和团运动》,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2年

4月,赴河北威县进行山东大学第四次大规模义和团田野调查。

4月,在《近代史研究》第2期发表论文《义和团研究述评》。

4月,论文《论义和团的组织源流》收录于齐鲁书社编辑部编《义和团运动史论文集》,齐鲁书社出版社出版。

1983年

7月,被山东大学认定为教授资格。

11月,被山东大学同意授予教授学衔,符合教授任职资格。

1984年

3月,《义和团研究述评》收录于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编《义和团运动史论文选》,中华书局出版。

8月,被山东大学同意提升为正教授。

9月,论文《毓贤》收录于戴逸、林言椒主编《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一卷),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12月,论文《裕禄》收录于林言椒、苑书义主编《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三卷),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年,赴河北新城、涿州、定兴、涞水和山东茌平开展山东大学第五次大规模义和团田野调查。

1985年

1月,担任主编的著作《义和团运动》在巴蜀书社出版。

12月,论文《建国以来义和团研究述评》收录于《山东史学集刊》(总八期)专号三《建国以来若干史学问题研究述评》,山东省历史学会出版。

1986年

4月,论文《义和团史研究述评》收录于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主编《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述评》,人民出版社出版。

5月,赴天津参加“全国义和团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冠县梨园屯教案与义和拳运动》。

8月,被聘为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

10月,在《历史研究》第5期发表论文《冠县梨园屯教案与义和拳运动》。

12月,论文《义和团研究述评》收录于宫明编《中国近代史研究述评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2月,负责统一修改定稿的专著《淄博煤矿史》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12月,在日本《东亚世界史探究》发表日文论文《义和团运动と清朝国家权力》,日本汲古书院出版。

12月,赴河北威县参加“义和拳议事厅”和“赵三多纪念碑亭”落成典礼仪式并致辞,为“义和拳议事厅”题写匾额。

本年,赴天津参加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当选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并代表新理事会致辞。

1987年

5月,论文《历史合力与义和团运动史研究》收录于中国史学会《史学情报》编辑部编《史学情报》,人民出版社出版。

9月,论文《历史合力与义和团运动史研究》收录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第9期。

9月,赴安徽绩溪参加“十九世纪中国教案——义和团运动学术讨论会”,在大会闭幕式做会议总结。

11月,当选山东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本年,英文论文“The Origins of Boxers”收录于包德威译编《中文学界关于拳民起源最新研究》。

本年,开展“义和拳运动与华北乡村社会”中日联合田野调查。

本年,接待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员柯文。

本年,赴日本山口大学等地讲学。

1988年

3月,论文《何以探究义和团运动史之我见》收录于中国史学会《中国历史年鉴》编辑部编《历史启示录——专家谈如何学习中国近代史》,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3月,与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歗合著的专著《义和团运动史研究》在齐鲁书社出版。

5月,论文《清代档案与义和团史研究》收录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六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下册),中华书局出版。

7月,赴黑龙江漠河市参加义和团学术讨论会并致开幕词。

11月,在日本《辛亥革命研究》第8号发表日文论文《论十九世纪后半叶の中国反洋教斗争と义和团运动》。

11月,在日本东京出版日文著作《义和团运动の研究と调查》。

11月,出任山东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委员。

本年,赴河北威县开展山东大学第六次大规模义和团田野调查。

1989年

5月,接待美国俄勒冈大学教授周锡瑞。

7月,论文《何以探究义和团运动史之我见》收录于中国史学会《中国历史年鉴》编辑部编《历史启示录——专家谈如何学习中国近代史》,天津教育出版社再版。

8月,赴天津参加“全国首届民间宗教学术研讨会”。

11月,教授职务任职时间被山东大学下文认定自1983年8月起计算。赴贵州参加“近代中国教案学术讨论会”。

本年,赴威县开展梅花拳田野调查。完成山东省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课题“山东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1990年

6月,当选山东大学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9月,专著《义和拳运动起源探索》在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10月,在济南参加“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担任会议执行主席。

12月,与日本山口大学佐佐木卫合编日文著作《中国の家·村·神神——近代华北农村社会论》在日本东方书店出版。

1991年

1月,当选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

5月,“山东民间秘密教门会社的调查与研究”列入山东省社会科学“八五”规划第一批重点项目。

1992年

5月,论文《汤若望评议三题》收录于德国圣奥古斯丁举行的“纪念汤若望诞辰周年4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7月,论文《“义和拳教”钩沉》,中国义和团研究会编《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出版。

8月,在《文史哲》第4期发表论文《汤若望评议三题》。

本年,接待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狄德满博士。

1993年

6月,赴南京参加“第一届中国近代秘密社会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9月,赴南京参加“近代基督教在中国、东亚的传播与教案国际学术讨论会”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被任命为大会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学术组组长。

12月,为林国华著《义和团史事考》做序,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年,论文《义和团运动在山东》收录于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山东文史集粹·社会卷》,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4年

9月,在《世界宗教研究》第3期发表论文《关于八卦教内部的一个传说》。

本年,从山东大学历史系退休。

1996年

1月,论文《关于八卦教内部的一个传说(增添本)》收录于王见川、蒋竹山编《明清以来民间宗教的探索——纪念戴玄之教授论文集》,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出版。

1月,论文《义和拳教钩沉(增添本)》收录于王见川、蒋竹山编:《纪念戴玄之教授论文集》。

10月,赴保定参加“义和团运动与华北社会暨直隶总督学术研讨会”,并担任筹委会副主任。

本年,出任由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改组的中国义和团研究会的常务副会长。

1998年

9月,在《华裔学志》(Maney Monumenta Serica)第35卷第1期发表英文论文《汤若望评议三题》(“Three Issues on 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2000年

4月,专著《山东民间秘密教门》在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5月,论文《中国民间教派——“白莲教”辨析》收录于“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领域转变、启迪与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香港中文大学祖尧主办)论文集。

6月,赴香港中文大学参加“宗教与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

9月,在《文史知识》第9期发表论文《义和团的兴起与平原战斗》。

9月,文章《纪念义和团运动“平原起义”100周年》收录于中国义和团研究会等编《义和团平原起义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出版。

9月,担任主编的著作《山东义和团调查资料汇编》(上下册)在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10月,在济南参加义和团运动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担任组织委员会顾问并在闭幕式讲话。

2001年

1月,论文《关于当前邪教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收录于社会问题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论邪教——首届邪教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6月,赴英国伦敦参加布里斯托大学、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等三个单位联合举办参加“义和团、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义和团运动与秘密结社”。

本年,专著《山东民间秘密教门》获第十六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02年

10月,为林国华著《历史的真相》做序,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10月,赴河北广宗县参加“景廷宾起义100周年学术讨论会”。

10月,在《历史研究》第5期发表论文《义和团运动发展阶段中的民间秘密教门》。

本年,当选中国义和团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顾问。

2003年

1月,论文《义和团运动发展阶段中的民间秘密教门》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第1期转载。

6月5日,与刘平教授合撰论文《秘密社会研究的集成之作》发表在《光明日报》。

6月,出席“华岗诞辰一百周年暨华岗学术思想研讨会”,提交论文《中国近现代史的奠基之作——评华岗〈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第一、二卷)》。接待中国史学会会长金冲及先生、副会长李文海先生。

10月,赴河北威县参加义和团纪念馆开馆仪式。

11月,山东大学在全校遴选聘任五位已退休的资深教授,被返聘为博士生导师。

本年,《山东民间秘密教门》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赴皖北、苏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开展民间宗教田野调查。被山东大学聘为山东大学义和团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2004年

4月8日,论文《中国民间信仰研究刍议》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6月,在《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发表论文《中国近现代史的奠基之作——评华岗〈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第一、二卷)》。

本年,担任首席专家的“义和团运动文献资料汇编”和“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分获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基础项目和教育部哲社重大攻关课题立项。论文《义和团运动发展阶段中的民间秘密教门》获第十八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赴河北保定、邢台与石家庄部分地区开展民间宗教田野调查。

2005年

本年,接待中国人民大学胡绳武先生。赴甘肃开展田野调查,在兰州拜会赵俪生先生。

2006年

6月,在济南参加中国义和团研究会理事长暨驻鲁理事座谈会。

10月,在《山东社会科学》第5期发表论文《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的若干学术视角》。

本年,赴北京参加“国家清史通纪纂修专题学术研讨会”。

2007年

1月18日,论文《传承还是嬗变——华北民间信仰调查思考》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8年

5月,论文《关于太平天国宗教研究的几点思考》收录于金东吉主编《张海鹏先生七秩初度纪念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6月,在《民俗研究》第3期发表与彭淑庆合作论文《济公信仰形成、演变的几点思考》。

2009年

8月,出席第二届近代秘密社会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并致辞。

2010年

4月,获聘山东大学终身教授。

8月,在《文史哲》第4期发表论文《中国传统社会民间信仰之考察》。

9月,为戴玄之著《义和团研究》作序,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0月,论文《中国传统社会民间信仰之考察》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宗教》转载。论文《中国传统社会民间信仰之考察》被《新华文摘》第19期转载。出席义和团运动11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并担任会议组织委员会顾问。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专访。

2011年

6月,为狄德满著《华北的暴力和恐慌:义和团运动前夕基督教传播和社会冲突》做序,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7月,推荐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狄德满教授受聘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

9月,获“山东大学育才功勋”荣誉称号。

10月,接待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员柯文和日本学术振兴会北京代表处所长佐佐木卫教授。

2012年

2月,担任主编的《义和团运动文献资料汇编》(中文上下册,英文上下册,日文上下册,德法文各一册,共5卷8册)在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5月,接待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先生。

本年,担任主编的《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7卷本)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完毕。

2013年

1月9日,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对话版”专版采访,文章题目“田野调查与文献结合是学术研究的康庄大道——访山东大学终身教授路遥先生”。

2014年

本年,当选中国义和团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顾问。

2015年

本年,接待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周锡瑞。

2017年

7月,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校长樊丽明来寓所走访看望。

本年,举行执教六十六周年座谈会。

2018年

1月,受聘为山东大学首批讲席教授。

1月,专著《义和团运动起源研究》在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1月,专著《德、日帝国主义与淄博煤矿》在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12月,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教授来寓所探访。

2020年

3月,接受《中国研究生》杂志专版采访,文章题目“文章千古,唯真是尚——专访山东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路遥先生”。

2021年

10月,为苏位智著《从华北到东北——沙俄与义和团战争》做序,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义和团运动12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做视频致辞。接受《大众日报》“周末人物·中国新闻名专栏”专访。

2022年

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教授来寓所走访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