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器
蚊是最普通的昆虫,谁都见到过,所以形态方面,似乎可以不必细讲。万一不明白的话,到教科书上去一查,自然会告诉你:蚊是两翅六足咧,两翅退化变为平衡棒咧,具有刺吸式口器咧,等等。现在我想先把《太平广记》里汉朝滑稽大家东方朔描述蚊的一段谜语,介绍一下。他用滑稽的词句,将蚊的形态习性,活活地表现出来。就抄在下面吧!
郭舍人曰:客从东方来,歌讴且行。不从门入,逾我垣墙。游戏中庭,上入殿堂。击之拍拍,死者攘攘。格斗而死,主人被创。是何物也?朔曰:长喙细身,昼匿夜行。嗜肉恶烟,常所拍扪。臣朔愚憨,名之曰蟁。
还打算把蚊体上构造最复杂的口器,来说明几句,因为借此就说明了昆虫类中一般的刺吸式口器的构造。

蚊的口器,是一根特别长的吻,那是不必再说的。做这吻的外鞘的,是一对中央合拢而成的附肢,称为下唇。它的形状,恰像一节竹筒。筒的外面,满生鳞片,尖端生着一对圆锥形的感觉叶。筒的上面,开着一条狭狭的沟,内部是比较宽广的腔。
这腔里藏六根口针,互相倚合而成吸收管。这六根中:幅阔而尖端骤然尖削的一根,是舌;幅狭而尖端有锯齿的两根,是上颚;比它更狭而尖端呈剑状的一对,是下颚;幅阔而尖端呈剑状的一根,叫作上唇。上唇虽也被“竹筒”包住,但从里面看来,恰像“竹筒”的盖子。
吻的外面,是附属于下唇的下颚须。通常是雌的下颚须短,雄的比吻更长,但又依种类而不同,有几种雄蚊也短,也有雌雄都和吻同长的。
蚊吸血时,先用吻端的感觉叶,在皮肤上这里那里乱碰,探求适于刺的地方。一旦寻到了,便将吻内藏着的刺吸管(由六根口针倚合而成)用尽全力地从两片感觉叶中间送出,在皮肤上钻孔。这些口针的尖端,都是些剑咧、锥咧、锯咧,所以穿孔毫不困难。

穿孔后,立刻将刺吸管向内部推进,深深进去,直到碰到毛细管。于是破坏了毛细管壁,而浸入血液。这时,若运气不好,碰不到毛细管,它就把千辛万苦插入的刺吸管拉出,重新再刺过,这是谁都经验过的吧!
当它吸血的时候,下唇并不插入皮肤内,而是向下方弓似的弯曲着,尖端的感觉叶,将刺吸管(六根口针)紧紧束住。
如此提出血液,怎样吸收到蚊的消化管中?这个问题,可用下面三点来回答:第一是血液本身的血压,使它上升;第二是刺吸管内会发生毛细现象;第三是口腔的深处有咽头,上面有肌肉附着,这些肌肉一收缩,咽头就膨大而产生压力。
雌蚊吸血,雄蚊不吸血,上面已经讲过了。我们试再把雄蚊的口器来观察一下:作外鞘的下唇,毫无差别,但内部的口针,和雌的大不相同。长的口针,只有舌和上唇两片。一对上颚的大小很小,只及下唇的五分之一,下颚全然缺失。所以雄蚊的不吸血,“非不为也,是不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