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群

蝗群

蝗有集成大群,飞行各地的习惯。

1889年,红海附近出现的大蝗群,面积有500平方千米;以一只重1.77克计算,全体已有42 850 000 000吨重。在远处的大群,恰像雨云一般。飞行的速力,普通是每小时5千米至10千米,若乘着顺风,20千米也并不稀奇。高度约1千米。拍翅发声,和骑兵赴战场时的马蹄声一般,又像暴风乍起吹卷船桅。大群经过时,在附近的一切蝗虫,都全部加入,连无翅的跳蝻,也向着同一方向行进。地面不比天空,有重重的障碍,不让它们以直线行进,可是,跳蝻的坚决的意志,竟能战胜重重难关。若有墙垣拦住,它们便攀升;若遇流水阻隔,便浮水而渡,有时各自咬住别虫的足,跨河架起一条活桥,牺牲一部分,让多数同类渡过去。

蝗群若降到地面,因虫数比草叶更多,青青的草原,立刻变成赤土。阿拉伯人常常受蝗群的迫害,害怕得很,竟认作是一种天降的恶魔来对人类复仇。他们想象中的蝗虫,是有牡牛的首、雄鹿的角、狮子的胸、蝎的尾、鹫的翼、骆驼的腿、鸵鸟的脚和蛇的尾巴的怪物。它具有一切动物中最强的、最快的、最可怕的特性。他们还相信,蝗虫只产99粒卵,若满百粒,它的孩子们便要吃尽全地球。北美洲曾有一种落基山蝗虫,政府为了对付它,还特地设立了一个特别机关。然而,在2014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宣告落基山蝗虫灭绝。

140
数以百万计的蝗虫在迁移

我国蝗灾,历朝都有,真是记不胜记。现在把《玉堂闲话》中,关于晋朝天福末年大蝗灾的记录,介绍在下面:

(蝗之)羽翼未成,跳跃而行,其名曰蝻。晋天福之末,天下大蝗,连岁不解。行则蔽地,起则蔽天,禾稼草木,赤地无遗。其蝻之盛也,流引无数,甚至浮河越岭,逾池渡堑,如履平地;入人家舍,莫能制御。穿户入牖,井溷填咽,腥秽床帐,损啮书衣,积日连宵,不胜其苦。郓城县有一农家,豢豕十余头,时于陂泽间。值蝻大至,群豢豕跃而啖食之,斯须腹饫,不能运动。其蝻又饥,唼啮群豕,有若堆积。豕竟困顿,不能御之,皆为蝻所杀。

在草原上点点飞跃,引得小孩们东奔西赶地追逐的蝗虫,竟能这样加害于人,真是万万想不到的。关于它们群飞的生理原因,直到现在还不曾研究明白,这里也只好略去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