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时代的大蜻蜓
2025年09月18日
太古时代的大蜻蜓
巨脉蜻蜓化石复制品,翼展68厘米
世界上现存的昆虫,虽在一百万种左右,但古代昆虫的化石,却很少看到。据说已经发现的,只三千多种,约合现存种类的几百分之一。
为什么化石昆虫这样少呢?据学者们的研究,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昆虫在海水中生活的极少;二是在含有水分的地方,形成昆虫骨骼的甲壳质便要溶解,所以不适于形成化石。
现在各国所发现的最古的化石昆虫,多是属于古生代石炭纪的。这时,脊椎动物中最早出现的鱼类,已经产生了。在石炭纪时代,地球的表面,植物繁茂,昆虫已有许多出现,而且种类也颇丰富。因为这时的化石昆虫,从系统学上来看,已相当进化,而不是原始的了。

在这仅少的化石昆虫中,竟有一种古代的巨脉蜻蜓。我们试仔细观察一下,便看到前胸有一对鳞片状的附属物,和现在鳞翅类的肩板相似,身子和直翅类相似,翅上有细细的翅脉,密密地分布着,更和脉翅类相仿,此外都和现在的蜻蜓一般。可见现在的蜻蜓大体上是比较原始的形态。
这种古代蜻蜓,真大得很,四翅张开,足有80厘米。当它在茂密的古代森林上空翱翔时,真同掠空低飞的双翼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