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类
蝗虫是螳螂和蟑螂的远亲,但和螽斯、蟋蟀倒是弟兄辈分。你看,它除触角呈鞭状而短,雌的产卵管不长,变成短短的钩状,雄的生殖下板强大,呈舟形,藏着交尾具,听器位于腹部等几个特点外,几乎完全相同。
蝗虫种类多得很,有几种只栖息于南美或西欧,现在将我国常见的几种,介绍一下。
亚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a)体长40毫米到60毫米,全身现黄褐色或绿色,而且略略带一点天鹅绒般的闪光。大颚呈蓝色。前胸背部的中央,有一条纵向的隆起。前翅很长,盖住了腹部,腹部上面还有黑褐色的斑点。后腿节呈鲜红色或淡红色。若虫起初是白色的,不久,就变暗灰色。常常结成大群,到处飞行。

褐色雏蝗(Chorthippus brunneus)体长30毫米到60毫米,普通多现褐色,偶然也有别种色彩的。脸带赤褐色。前胸比头部更细,背面突起的纵纹,是黑色的。前翅比腹部长,有黑褐色的斑点,近着中央,还有几点灰白斑。后翅透明,末端稍稍暗些。后肢的腿节,是淡红底色上洒了黑斑,胫节端呈赤褐色,跗节是黄白色。这是草丛中常常遇到的一种,后足与前翅摩擦会发出“其、其、其”的声音。

云斑车蝗(Gastrimargus marmoratus),雄的长40毫米左右,雌的是50毫米左右。体现绿色或褐色,触角黄色,前胸的纵走隆起和两侧的纵条呈黑色。前翅绿色,两侧呈黑褐色,还有两三条纵走白纹,外缘有黑褐纹散布着。后翅的基部现绿黄色,外面有一黑带绕着,张开时恰像车轮,也因此有一个俗名叫“车轮蝗虫”。后肢的腿节上有小黑点散布着,胫节是红色的。

中华剑角蝗(Acrida cinerea)雄虫体长40毫米左右,雌虫85毫米左右。全身现绿色或褐色,有的有斑条,有的没有斑条。头呈圆锥形,突出,有一对扁平呈剑状的触角。雌虫的头部两侧,有桃色的纵纹;前翅的中央,又有一条纵走的白纹。飞翔时,发出“克几克几”的摩擦音。如果你抓住它两只后肢的胫部,它全身便一俯一仰,动个不休,恰像捣米一般,所以又叫作“捣米虫”。

长翅稻蝗(Oxya velox)是有名的稻的大害虫,分布于东亚各地。体长30毫米至50毫米。现黄绿色,前胸的两侧有褐色纵纹。前翅比腹部长许多,前缘还有深深的缺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