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能否以工作繁忙为由对父母不闻不问?
【案例引入】
金女士今年63岁,经济富裕,其老伴去世时留下了大笔遗产,其独子在某大学当教授。在邻居眼中,他们家既有钱又有地位,是让人羡慕的一家人。然而,金女士却想把自己的儿子告上法庭,要求儿子履行赡养义务。邻里们得知后都不理解,其实他们哪知道金女士的苦衷。自从老伴去世后,金女士孤独一人,非常寂寞,生病时也无人照顾。儿子总以工作繁忙为借口对老人不闻不问,三年没有回家看望老人一次。老人很无奈,想要寻求法律的帮助。
【理智处理】
1.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吗?
从法律角度来看,我国宪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均对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有所规定。父母进入老年后需要亲情的慰藉以克服孤独感。精神赡养是社会经济发达以后更为重要的赡养义务。因为物质条件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提高,国家和社会对老年人能够提供更多的物质保障,许多父母不必再依靠子女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所以物质赡养会弱化,而日常生活的料理扶助也可依靠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得到解决。唯有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关心、体贴、安慰是无法从其他任何途径得到解决的。也正因如此,子女赡养老人这一义务显得更为重要。从情理角度来说,父母辛苦将孩子养大成人,子女应该有感恩与孝顺之心,赡养父母,多和父母交流。这不仅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更是我们遵守孝顺父母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应有之意。
2.子女不赡养父母该怎么办?
对于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父母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可以起诉要求子女付赡养费和履行每月来看望父母的义务。子女不赡养父母,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国家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我国的法律给予老年人很好的保障,所以老年人不用担心自己的晚年无人供养;而年轻人也要从小树立起孝顺父母的意识,不要以为自己独立了就可以抛弃父母。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9条第3款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3条规定:“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3.《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第1款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
4.《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21条第1款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5.《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28条规定:“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