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到处传播教导主任的谣言,这种做法合法吗?

六、在朋友圈到处传播教导主任的谣言,这种做法合法吗?

【案情引入】

小李是某中学的初三学生,多次因扰乱课堂秩序、欺负弱小同学而受到教导主任王某的批评和责罚。小李因此怀恨在心,不仅不服教导,反而变本加厉,还多次捏造并在朋友圈公开传播针对教导主任王某的谣言。教导主任王某起初并未追究,只是私下与小李的父母沟通并对小李进行教育。但是小李不听劝告,甚至捏造教导主任得重病去世的谣言,给教导主任王某的生活和声誉带来诸多不便。最终,教导主任王某无奈之下报警,要求小李及其父母承担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

【理智处理】

1.绝不能捏造以及散播谣言

在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我们都要认真思考事情的后果,一定要采取合法合理的方式,不能胡乱行事,更不能做出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以任何方式公开捏造或者散播谣言的行为不仅损害他人的利益,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我们自己受到处罚。未成年人必须正视这个问题,既不能自己捏造散播谣言,也不可成为他人散播谣言的帮手,要保持冷静,善于思考,坚决不做此类违法犯罪的事。

2.凡事要以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

作为未成年人,我们要树立积极上进的心态,培养时刻反思的能力。由于年龄和心智发展的限制,有些时候我们容易冲动,做出不文明甚至不合法的行为。

遇事,我们首先要保持冷静,认真思考,了解事情的本质。对于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发泄的情感,要使用合法合理的方式处理,而不能一时冲动做出难以挽回的事情。小李应当认真地反思自己在学校的行为,以及教导主任对自已的责罚是否合理正当,如果教导主任是出于善意而对自己进行教育,应当认真地听取并且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如果真的存在不适当的责骂,应当及时告诉自己的父母,由父母和教导主任沟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15条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赔偿损失;(七)赔礼道歉;(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